1949年4月18日,斯大林给毛主席发电报:如果红军敢渡过长江,将面临美国的打击。而苏联将不会插手。一时间,作战指挥部炸了锅。美国可有原子弹,我们该不该渡江成了一个悬疑。 1949年春天,百万雄师已经饮马长江北岸,解放全中国就差最后一步。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盟友苏联突然发来警告电报,称美国可能动用原子弹。这让指挥部陷入激烈争论,到底该不该过江?这个决定关乎中国的命运,也考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勇气和智慧。 三大战役打完,国民党军主力基本被歼灭,人民解放军控制了长江以北广大地区。按理说,剩下的就是一鼓作气渡江南下,彻底解放全中国。可事情没那么简单。 1949年初,苏联方面开始频繁传来不同声音。1月底2月初,苏联政治局委员米高扬秘密来到西柏坡,带来斯大林的意见。苏联领导人担心美军会借机出兵干涉,导致中国出现南北分治的局面。说白了,斯大林希望中国在长江边上停下来,让蒋介石政府保留一部分地盘,形成类似朝鲜半岛那样的南北对峙格局。 这个建议听起来匪夷所思,但背后有苏联自己的算盘。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一个分裂的中国更符合苏联的利益。统一强大的中国会成为亚洲新的力量中心,这不是苏联想看到的。同时,斯大林对人民解放军的实力持怀疑态度,他认为美军只需派一两个师就能击败解放军。 到了4月中旬,国共和谈破裂在即,渡江战役箭在弦上。这时斯大林又发来电报,措辞更加严厉,直接警告说如果解放军强行渡江,将面临美国的军事打击,而苏联不会介入。这封电报在指挥部引起轩然大波。美国可是有原子弹的,广岛长崎的蘑菇云才过去几年,谁都知道那玩意儿的威力。 但毛泽东经过仔细分析,认为美国大规模出兵的可能性并不大。首先,美国刚打完二战,国内厌战情绪浓厚,不太可能为了蒋介石再打一场大规模战争。其次,国民党军队已经失去战斗力,基层士兵大量逃亡起义,防线千疮百孔。再者,人民群众全力支持解放军,这是任何外部力量都无法改变的。 事实证明这个判断完全正确。4月20日晚,渡江战役正式打响。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九江,五百多公里的战线上,百万大军分乘木船渔船向对岸发起冲击。国民党军虽然构筑了陆海空立体防御体系,但根本挡不住士气高昂的解放军。 战役进展之顺利超出所有人预料。南京大校场机场的电台人员集体起义,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林遵率领25艘舰艇倒戈,防线崩溃速度快得惊人。背后是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华东解放区各地干部走村入户动员民众,渔民主动交出渔船担任摆渡,老百姓连夜改装船只、搭建临时灶台。安徽望江、江苏镇江、江西瑞昌等地,物资源源不断向前线集中。 5月初,南京、武汉、杭州相继解放。到6月2日,渡江战役全面胜利结束。人民解放军以伤亡6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43万余人,解放了江苏、安徽全境和浙江大部。美国的核威胁成了一纸空文,苏联的担忧也被证明多余。 这场战役的意义远超军事层面。它向世界宣告,中国革命的命运掌握在中国人民自己手中,任何外部势力的干涉和威胁都无法改变历史进程。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美国再次拿出核武器威胁,杜鲁门甚至公开表态可能授权使用,还把核武器部件运到远东。但志愿军没有退缩,一路从鸭绿江打到清川江,把美韩联军打得节节败退。到1951年中期,美国不得不悄然撤回核武器,承认核讹诈失败。 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礼炮齐鸣28响,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建党到1949年建国走过的28年光辉历程。如果当初真的听从苏联建议止步长江,今天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恐怕要面临朝鲜半岛那样的分裂局面,人民要承受更多苦难。 渡江决策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的精神和敢于斗争的勇气。历史一次次证明,把命运交到别人手里永远不会有好结果,只有自己掌握主动权才能赢得真正的胜利。您觉得当年如果真的划江而治,中国会走向何方?欢迎留言分享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