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美的让人破防,不是因为风景而是他们
12年前初涉旅行摄影,我将西藏作为梦想的起点,从那里横穿至尼泊尔。即便只是走马观花,随手一拍,它的纯净与壮美也已刻入心底。然而,高原反应却让我将“再来一次”的念头,尘封了十二年。
此次重返,我从拉萨启程,沿喜马拉雅边境线南下,再驶向阿里,最终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止于乌鲁木齐为这20余天的旅程画上句号。
数十座雪山的震撼,被vivo X300 Pro一一收录:在卓木拉日雪山脚下邂逅了彩虹,清晨看到了珠穆朗玛的一点点山尖。为在亚洲一号观景台守候日出云海,凌晨四点半出发开车,最后重装徒步3.3公里,虽与云海失之交臂,但360度雪山环绕的日出已足够震撼,而摔伤的膝盖内侧,也算是一道难忘的“勋章”。在国王峰,我却意外被云海拥抱,这是老天赐予的惊喜。在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脚下,我的人生海拔记录刷新至5600米。进入阿里地区,我也终于一睹冈仁波齐与纳木那尼雪山的真容。
穿越阿里无人区时,我选择了一条游客罕至的线路。风景极致,但遍布的碎石与尘土也足以劝退大多数人。沿途邂逅了藏羚羊、野狼与藏野驴,而在快抵达仁多乡前,于亚热乡的一个牧场,我遇见了此行最难忘的高光。
夕阳下,三个孩子正在羊群边玩耍。我挥手招呼,将从北欧背回的一整板巧克力送给他们。他们没有争抢,只是小心地分享着,说:“因为我们是好朋友呀”。回家后整理照片,我才注意到小女孩毛衣领口已有些脱线起球,想必很久没有新衣了。但镜头定格的,是他们毫无杂质的纯真笑容,与那句朴素的分享。这份对比,让我后知后觉地湿了眼眶。愿这片净土上的高原天使们,未来能去往更广阔的世界。
旅途中的风景与旅行人像固然珍贵,但最能打动我的,永远是这些不期而遇的温暖陌生人。这一切,都被vivo X300 Pro真实地记录下来。它究竟凭何能耐,担得起“旅拍神器”之名?经过20余天的旅拍使用,我想分享三点最深的体验:
1. 长焦表现,堪称“口袋望远镜”:这次最令我惊艳的,是vivo X300 Pro的长焦,尤其在10倍(约242mm)焦段。我所发样片多使用85mm、135mm和242mm。在旅行中,当你与远在十公里外的雪山合影时,长焦能将景物拉近,营造出近在咫尺的震撼效果。其搭载的蔡司2亿APO超级长焦结合算法,实现了从85mm原生焦段到约242mm的清晰成像,配合CIPA 5.5级防抖,手持拍摄也稳如磐石。一机涵盖广角到超长焦,旅拍负担大大减轻。
2. 人像虚化,发丝级精度与自然景深:人像模式一直是vivo的强项。此次我着重体验了旅拍最爱的135mm焦段。相比前代,这一代135mm的算法优化显著,景深虚化更加自然,主体边缘的抠图(如发丝)处理也更为精准。在佩枯措旁,我使用135mm焦段的Live模式,叠加内置的负片滤镜,即使在强光比环境下,成片的色彩和光影也令人满意。
3. 情感记录,利器与初心:旅途中的风光、人文与动人瞬间,都能被这部轻巧的设备高质量地留存。它所搭载的GTR 3.0质感人像引擎,在美化肤色的同时,尤为注重保留真实的皮肤纹理与细节,这让它记录下的不只是影像,更是那份无需修饰、直击人心的情感。
vivo X300系列 vivoX300系列开箱测评 vivoX300系列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