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科学家将一只公鼠与5只母鼠放在一起,发现公鼠会与所有母鼠繁衍后代,然后进入“贤者模式”,除非再放入一只新的母鼠,否则它几乎不会在短时间内继续交配。[紫薇别走] 自己可能目睹了某种深藏在生物本能中的秘密,这个现象后来被命名为“柯立芝效应”,源自美国第30任总统卡尔文·柯立芝的一则趣闻。 柯立芝夫妇参观养鸡场时,夫人得知公鸡一天可以交配数十次,便让人转告总统,总统听后问了一句:“每次都是同一只母鸡吗?”得到否定答复后,他回应道:“请把这个也告诉夫人。” 将这个现象系统化研究的弗兰克·比奇,本人的经历也颇具戏剧性,出生于堪萨斯州的他,大学时成绩糟糕透顶,英语专业的课程让他拿了一堆D和F。 转向心理学后的比奇如鱼得水,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期间,他开始系统研究激素如何影响动物行为。 他设计的实验既严谨又富有创意,甚至给自己的论文起了些令人费解的标题,比如《斯纳克是布琼》这个标题至今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恰恰体现了他在严肃科研之外的幽默天性。 当新的母鼠被引入笼中,公鼠大脑中的化学反应链条被重新启动,经科学家后来用微透析技术监测发现,伏隔核区域的多巴胺水平在这一刻急剧上升这是大脑奖赏系统的核心地带,负责产生快感和驱动力。 对于需要快速繁衍的物种而言,雄性个体如果能对不同的雌性保持持续的兴趣,就意味着更多的后代和更丰富的基因组合,自然选择青睐那些“喜新”的基因,因为它们在生存竞赛中占据优势。 柯立芝效应的投影远比实验室复杂得多,神经影像学研究显示,新婚夫妇看到伴侣照片时,大脑的腹侧被盖区会像烟花般亮起,多巴胺大量释放。 结婚十年的夫妻,同样的实验中这片区域的反应明显减弱不是爱消失了,而是大脑对熟悉刺激的敏感度降低了,这解释了为什么许多长期关系会经历激情递减的阶段。 面对消费冲动,可以尝试“72小时法则”:想买非必需品时,先在购物车里放三天,大多数情况下,多巴胺的峰值会在等待中自然回落,你会发现自己其实并不需要它。 对于需要长期投入的目标,诀窍在于制造阶段性的新鲜感,与其设定“今年要减重20斤”这样遥远的目标,不如每两周换一种运动方式游泳、骑行、瑜伽轮番上阵。 网友热评精选: 你觉得长期关系中,是不断遇见新的人更有吸引力,还是和同一个人不断开启新体验更值得追求?你在生活里用什么妙招给感情‘保鲜’?评论区等你的高见! 信源:《生理学与行为》
1956年,科学家将一只公鼠与5只母鼠放在一起,发现公鼠会与所有母鼠繁衍后代,然
星辰点点照亮夜里
2025-10-07 16:55:2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