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过了数百座庙宇后,我才发现这座庙里的对联写透了拜神求佛的根本! 从小到大,再到知天命之年,拜过的各种庙宇和道观不下数百座,最喜欢的看的就是庙宇道观里的各种对联。 不过对于这个对联,我几乎很少出声去念,不是因为自己的普通话不好,而是这些对联里各种各样的书法字体,许多字根本不认识,怕念出来丢人。 不过最近去了趟天水的岱庙,却被这里的一幅对联所吸引。 从天水伏羲庙逛回,往酒店走的路上,无意间发现玉泉观竟然就在回我们酒店的路边。 于是便走了上去。 临近玉泉观时,感觉时间已经不早了,进去可能逛不了几分钟便要关门,这时抬头看到岱庙两个大字,干脆就拾级而上。 岱庙位于秦州区泰山路,是一座融合道教文化、古建艺术与自然风光的宝藏景点。 岱庙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大殿、拜殿、过厅、配殿、看楼等十几座建筑构成,核心区域供奉泰山神。 其建筑群展现了清代传统宫殿式风格,雕梁画栋与古朴石刻体现了精湛的工艺水平。 进得庙里,见一幅对联,上书:作恶多端入庙烧香未免有益,问心无愧过门不拜也不妨。 不由得让我想起许多人,一进庙先烧香,祈求神仙能保佑自己。 而这幅对联一语中的,就是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真的作恶多端,神仙也救不了你。 而你如果真的没有做过亏心事,到了庙里,不拜神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 这也正应和我进庙从不拜神的作法。 走过数百座庙宇,唯有天水岱庙这幅对联,像一把钝刀,轻轻剖开了祈福的本质。 不必为认不全书法字体而窘迫,也无需为没烧香叩拜而忐忑,它直白地道出:神明从不偏爱香火,只垂青人心。 作恶者求神,是试图用香火掩盖过错;问心无愧者过门不拜,是深知行得正便无需外求。 其实,与其向泥塑木雕祈求庇佑,不如在生活里守好本心。 庙宇的意义,从不是许愿的场所,而是用对联、古建提醒世人:做人的底线,才是最好的护身符。 拜神不如修己,求佛不如问心。 庙宇的对联,从来不是写给神明看的,是写给每个路过的凡人。 你认为呢?
拜过了数百座庙宇后,我才发现这座庙里的对联写透了拜神求佛的根本! 从小到大,再
情感情松
2025-10-07 11:43:13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