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48年,朱德到一个村里去视察,看到河里有两只野鸭,一时兴起,就开枪将

韫晓生 2025-10-07 09:50:57

[微风]1948年,朱德到一个村里去视察,看到河里有两只野鸭,一时兴起,就开枪将两只野鸭打死了,可当警卫员将鸭子捞上来的时候,还被一个老大娘讹走了40块钱。   (信源:国防科大——朱德:公正廉洁的丰碑,克己为民的楷模)   大娘快步走到跟前,一眼盯着警卫员手里的鸭子,气呼呼地问:“这是我家的鸭子!谁给打死的?”   朱德同志愣了一下,仔细一看鸭子脚上还拴着细绳子 —— 这分明是家养的,只是散放在河里觅食,自己没看清就误打了。   他立马放下手里的东西,上前一步跟大娘解释:“老乡,实在对不住,我没看清楚是你家的鸭子,误当成野鸭了,我给你赔罪。”   可大娘听了道歉,脸色还是没缓和:“道歉不管用啊!这鸭子是我养来下蛋的,现在没了,你得赔我!” 接着她报出价格:“一只 20 块,两只 40 块,少一分都不行!”   这话一出,警卫员先急了 —— 要知道 1948 年的 40 块可不是小数目,当时一个普通工人一个半月工资才这么多,就算去市场买只活鸭子,10 块钱也足够了,大娘这要价确实有点 “狮子大开口”。   警卫员忍不住上前跟大娘理论:“老乡,你这价格太高了,哪有这么贵的鸭子?我们按市价赔你还不行吗?”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眼看就要吵起来,朱德同志赶紧上前拦住警卫员,从自己口袋里掏出 40 块钱,双手递给大娘:“老乡,是我先犯的错,没看清就开枪,耽误你过日子了,这钱你拿着,就当是我的赔偿,实在对不住。”   警卫员还想再说什么,朱德同志递过去一个眼神,他立马就懂了 —— 不能跟老百姓争对错,自己犯了错就得认。   大娘接过钱,愣了一下,大概也没想到对方这么痛快,原本紧绷的脸缓和了些,拿着钱和鸭子没再多说,转身就走了。   朱德同志没把这事放心上,接着跟村干部去村里视察,查看农田、走访农户,忙得没停脚。 这里得科普个小知识:1948 年的 40 元到底有多值钱? 当时国内还没统一货币,以解放区的物价为例,1 斤大米约 0.05 元,1 斤猪肉约 0.3 元,1 尺棉布约 0.2 元。   40 元能买 800 斤大米,够普通家庭吃大半年;就算按当时的工资算,普通公务员月薪也就 20-30 元,40 元确实是笔不小的开支。   朱德同志愿意按大娘的要价赔偿,看重的不是钱,而是 “不跟老百姓争理” 的态度 —— 自己犯了错,就得按老百姓的诉求弥补,不能因为身份特殊就搞特殊。   让人没想到的是,等视察快结束,朱德同志准备离开时,身后突然传来大娘的声音:“同志,你等一下!”   他回头一看,只见大娘手里拎着个布袋子,快步跑了过来。没等朱德开口,大娘就把布袋子塞到他手里:“同志,刚才是我不对,要价太高了。这是我家种的花生和几个鸡蛋,你拿着路上吃,那 40 块钱我不能要这么多,给你退 20 块。”   原来大娘回家后,跟家里人一说这事,老伴就说她:“人家同志都主动道歉赔偿了,咱哪能多要人家钱?这钱太烫手,得给人退回去。”   大娘也觉得自己刚才有点过分,赶紧装了点家里的土特产,跑着追了上来。朱德同志看着手里的布袋子,心里暖暖的,他把 20 块钱推回去:“老乡,这钱你别退了,是我该赔你的,你家里种的东西我收下,谢谢你的心意,咱们军民本就该互相体谅。”   最后大娘拗不过朱德同志,只能收下 40 块钱,临走时还反复叮嘱:“同志,下次可别再随便开枪了,村里好多人家都养鸭子呢!” 朱德同志笑着点头:“你说得对,我下次一定注意,不犯这种错了。”   其实这段故事里,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却藏着最珍贵的道理:不管身份多高,犯了错就得认,就得承担责任;老百姓也懂道理,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朱德同志用 40 块钱的赔偿,换来了老百姓的信任;大娘用一袋土特产和退回的钱,回应了这份真诚。这种 “军民互敬互谅” 的画面,比任何口号都动人。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还听过哪些老一辈革命家与老百姓之间的暖心故事?从这些故事里,你能感受到什么?评论区聊聊,一起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担当,也珍惜现在这份军民同心的情谊。

0 阅读:51

猜你喜欢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