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一出,台积电张忠谋慌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次东方大国海关新规直接改变了芯

艺术创意灵感库 2025-10-06 01:12:39

新规一出,台积电张忠谋慌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次东方大国海关新规直接改变了芯片的原产地。 以前都是按照设计公司来认定的,现在改为流片地,这就导致在美国自己造的芯片也被视为美国货了,那就需要交125%的关税了。 全球半导体产业依赖复杂的分工体系,美国推动本土制造以增强供应链韧性。台积电作为代工巨头,在亚利桑那州投资建厂,旨在分散风险并获得补贴。2021年起,第一座工厂动工,第二座随之跟进。建设过程中,面临劳动力短缺和物流挑战。 2024年5月,一起废料处理事故导致工厂短暂停工,影响进度。2025年初,4纳米制程实现量产,但运营成本较台湾本土高出30%,包括人力和材料支出。这些因素累积,使美国工厂的效率不如预期。美国芯片法案提供527亿美元支持,推动企业本土化,但外部政策变动增加了不确定性。原产地认定以往以设计公司为主,便于绕过部分贸易障碍。新规的出现,暴露了这种模式的脆弱性。 2025年4月1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通知,海关总署调整集成电路原产地规则,以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为准,即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决定产品来源。这取代了旧的设计公司主导模式,直接针对在美国本土生产的芯片。无论设计或封装在何处,只要流片在美国,即视为美国产品,进口需缴125%关税。台积电的亚利桑那工厂成为焦点,其产品出口中国市场成本急剧上升。财务估算显示,每片芯片从制造到销售,总费用可能增加一倍以上。英特尔和德州仪器等IDM厂商受冲击更大,其股价在新规公布当日下跌7.61%。张忠谋作为台积电创始人,推动美国扩张以应对地缘风险,却面临利润压缩的现实。企业需重新审视供应链布局,避免单一地区依赖。 新规本质上重塑了半导体贸易格局。美国强调供应链安全,补贴吸引台积电和三星建厂本土化。但这一调整让本土产品在中国市场失去价格优势,芯片法案的巨额投入未能完全抵消关税壁垒。业内分析指出,美国企业为规避成本,可能将流片环节移至东南亚或欧洲,加速全球产业链的调整。台积电陷入两难:在美坚持高成本运营,或转向其他区域分散产能。张忠谋的决策备受考验,早年扩张计划如今遭遇政策逆转。模拟芯片领域影响尤为明显,本土厂商如中芯国际和华虹获得市场空间,订单增加推动产能利用率提升。国产企业股价集体上涨,反映出投资者对本土化进程的乐观预期。 Fabless模式企业如苹果和高通,在台积电台湾工厂代工的产品不受高关税影响,原产地仍认定为亚洲。但IDM模式厂商如英特尔,自有工厂在美国,其芯片直接适用新税率。德州仪器和ADI等公司面临类似压力,市场份额可能收缩。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芯片消费市场,此举增强本土产业的竞争力。反倾销调查同步启动,针对美国产40纳米及以上模拟芯片,进一步缓解国内企业竞争负担。台积电美国工厂的困境,体现了大国博弈中规则主导的重要性。企业盲目追随补贴,可能忽略长期贸易风险。张忠谋的经历提醒从业者,需平衡地缘因素与经济效益。 全球半导体分工精细,上游材料依赖日本和美国,下游组装多在东南亚。新规堵塞了原产地模糊认定的漏洞,迫使企业公开流片位置,便于监管。台积电在南京工厂的运营也需调整,美国设备进口转为逐案审查。 2025年12月31日起,VEU授权终止,增加行政成本。台湾经济部对南非出口半导体实施管控,反映出供应链的连锁反应。芯片价格波动加剧,台积电2纳米制程上调50%,三星和SK海力士先行涨价。国内光刻机研发进展,如深圳稳顶聚芯出厂首台高精度设备,支撑本土技术自主。产业格局转向,强调规则主动权的掌握。

0 阅读:1
艺术创意灵感库

艺术创意灵感库

艺术创意灵感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