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乱!特朗普放话“谁想走可以走”,两名四星上将辞职。 特朗普一句“不想听就走人”,直接炸响了美国政坛。两名四星上将布西耶尔与芬顿果断递交辞呈,用转身离去的背影,给这场愈演愈烈的内部博弈写下了最沉重的注脚。 这场风波的导火索,是一场本应聚焦军事决策的高层会议。美国总统特朗普与防长赫格塞思召集了数百名美军将领,外界都在猜测会议会敲定美国下一步的军事部署,毕竟“特朗普2.0”时代的对外策略一直备受关注。 可没人料到,会议全程没有半句战术讨论,核心竟是赤裸裸的“政治站队”。赫格塞思率先发难,当着所有将领的面放出狠话:“不认同我的观点就可以离开。” 特朗普更是把话说得绝无余地:“不想听就走人,结束军旅生涯。”这哪里是开会,分明是一场逼宫式的“忠诚测试”,要求这些身着军装的将领,把对个人的效忠摆在对国家的职责之上。 美军向来有“不介入政治”的铁律,这是维持军队专业性的根基。民主党执政时搞“军队多元化”,其实已经在悄悄触碰这条底线,试图将军队绑上政治战车。 但特朗普的手段远比前任激进,他不要隐晦的控制,只要明面上的臣服,非要把军队变成“自己人”的后花园。面对这种无理要求,布西耶尔与芬顿没有丝毫犹豫。 要知道,四星上将是美军现役最高军衔,走到这一步需要数十年军旅生涯的积淀与战功。可他们宁愿放弃毕生荣耀,也不愿违背军人的职业操守,果断递上辞呈。 这种“宁为玉碎”的决绝,本应让决策者反思,可在特朗普眼里,却仿佛只是拂去了两粒无关紧要的尘埃。他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把“政治忠诚”的触角伸到了更多领域。 据美国CNBC报道,特朗普政府正计划在美国建国250周年之际,铸造印有自己头像的1美元硬币。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美国法律早有明确规定:只有已故者的肖像才能出现在货币与证券上。 即便是总统,也要在去世两年后才能登上纪念币。这种明目张胆突破法律边界的操作,简直是把“规则”当成了可以随意摆弄的玩具。 国际社会看得清清楚楚,这哪里是一国总统的行事风格,分明是“网红意见领袖”掌握了国家大权。特朗普的执政根基从来不是传统政治精英的支持,而是千万“粉丝”的追捧。 他习惯了用煽动性言论凝聚人心,把治国当成了“圈粉”,把权力当成了彰显个人存在感的工具。这种执政逻辑,注定会把国家拖向危险的边缘。最致命的伤害,正在美军内部悄然蔓延。 军队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规模与装备,而是经过千锤百炼的专业性。可现在,“政治忠诚”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尺,懂战术不如会站队,有战功不如表忠心。 这样一来,那些真正懂军事、有能力的将领要么被排挤,要么像布西耶尔和芬顿一样主动离开。布西耶尔与芬顿的辞职绝不会是终点。 接下来,必然会有更多不愿妥协的将领选择离职,而空缺的职位会被“听话”却未必专业的人填补。指挥体系频繁人事变动,战术决策被政治偏好左右。 美军多年来苦心塑造的“无敌”形象,恐怕不等战略对手出手,自己就先从内部垮掉了。这可不是危言耸听——一支失去专业性的军队,就像没有刀刃的刀,再锋利的表象也只是虚有其表。 更可怕的是,这种“政治化改造”正在侵蚀美国的制度根基。从逼军队站队到突破货币发行规则,特朗普用一次次“越界”试探着民主制度的底线。 有专家早就指出,特朗普正在推动一场“疾风骤雨”式的内部重塑,他的一系列操作不仅是对美国政府的颠覆性改造,更是在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 当“规则”不再被敬畏,“忠诚”只指向个人,整个国家就会陷入“是非不分”的混乱。要知道,美国能成为超级大国,靠的从来不是某个人的“个人魅力”,而是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与专业分工。 军队保持中立,才能避免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法律得到遵守,才能保障社会有序运行。可现在,这些基石正在被一点点撬动。 就像老话说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看似不起眼的“忠诚测试”与“硬币风波”,实则是在给美国的制度堤坝凿出一个个窟窿。 两名四星上将的辞职,本应是一记警钟,却成了特朗普“我行我素”的注脚。当越来越多专业人才被排挤,当越来越多规则被打破,美国的内部乱局只会愈演愈烈。 这场由“政治忠诚”引发的动荡,最终买单的恐怕是整个国家的实力与声誉。国际社会已经见识了“特朗普冲击”的威力,从加征关税到搅动地区局势,他的每一步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可内部的撕裂远比外部的冲突更致命——一支失去灵魂的军队,一个失去规则的国家,再强大的体量也终将难以支撑。 特朗普还在继续他的“忠诚游戏”,可美国真的禁得起这样折腾吗?答案,或许正在那些离职将领的背影里,在被无视的法律条文里,在越来越深的社会裂痕里。
越来越乱!特朗普放话“谁想走可以走”,两名四星上将辞职。 特朗普一句“不想
不简单的幸福
2025-10-05 22:27:3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