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国教授说了句大实话,台下掌声就没停过,他说,两千年,中国,从没跨过那片海去打他们。一次都没有。反倒是他们,隔三差五就想把战火烧到中国家门口。 近日,一位外国教授的一番话,赢得了很多人交口称赞,那么他到底说了什么竟能有如此大的反应? 其实是因为他说的话不是在灌鸡汤,而是真真正正的点明了中方文化的差异,他讲到从秦汉到今天,几千年的时间去里面几乎从来都没有人愿意主动跨越海洋去征服别人。 在中国的传统里,海洋更像一条路,是用来做生意、交往的。比如明朝郑和下西洋,规模空前,但船上装的是丝绸瓷器,带回来的也是香料象牙。他们不是去打仗,只是顺便防御一下海盗。 回看过去,中国无论是开辟丝绸之路,还是发展宋代造船技术,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不同国家间的贸易往来,推动各国经济的交流与繁荣。几千年来,中国人更多想着过好日子,而不是跑去占别人的地盘。 可在西方,海洋常被当作“前线”。哥伦布这些人打着探险的旗号,其实伴随的是掠夺和奴役。他们把海洋当成扩张和抢夺的跳板。 这种想法在过去让中国尝尽了苦头,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再到后来的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日本通过甲午海战割走台湾,逼中国签下种种不平等条约。 要是仔细分析的话,这种海洋观念直到现在还有迹可循,冷战的时候,美国提出的战略直接给中国设置了一道无形的门槛。 所以面对这些行为,中国为了能够保护国家的安定,不得不被动的出手,一边防御一边反击。 历史上,元朝曾两次远征日本,但那只是针对倭寇长期骚扰的反击,并非长期海外扩张政策,而且此后中国再也没有在有过类似这样的行动,由此可以看出来,中国并没有将海洋当作前线。 所以,这位教授的话能引发共鸣,是因为它说出了中国历史的真实,我们把海洋当桥梁,而别人的逻辑,却一次次把海洋变成中国的战场。 历史上中国将海洋看做成各个国家交流的桥梁,相互之间取长补短,但其它国家并不领情而是啃着中国来薅,为此中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理解这一点,是看清今天海上摩擦和对抗的关键,那么,对此你怎么看?
一个美国教授说了句大实话,台下掌声就没停过,他说,两千年,中国,从没跨过那片海去
云舟史策说
2025-10-05 15:50:3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