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赶了两场婚宴 我算看清了—— 哪有什么“为祝福而来”? 酒店门口有人骂

清风抚心房 2025-10-05 11:37:13

十一赶了两场婚宴 我算看清了—— 哪有什么“为祝福而来”? 酒店门口有人骂骂咧咧:“绕三圈才找到车位,早知道骑电动车了”;仪式上主持人煽情到嗓子哑,底下人要么刷短视频笑出褶子,要么凑一起聊“你家房贷还剩多少”;连新人穿的婚纱是齐地还是拖尾,邻桌阿姨都没抬头看——她正盯着菜单数“这桌有没有帝王蟹”。 以前参加婚礼,街坊四邻会提前三天来帮忙贴喜字,小孩追着新人要糖吃;现在倒好,大家都是“赶场交差”:礼金一放,眼睛盯着上菜口,菜慢了就催服务员“能不能快点,我还有事”,吃饱了擦嘴就走,连“新人敬杯酒”都嫌耽误时间。 我跟老公说:“以后咱儿子结婚,就两家人亲戚坐一起。”菜不用贵但要精致——比如孩子爱吃的清蒸鲈鱼、婆婆拿手的红烧肉,不收任何礼金;省下的钱让小两口去西藏看雪山,去青岛踩沙滩,比摆二十桌“面子席”强一百倍。 不是婚礼要“凑活”,是现在的席面早变味了——比起鲜花铺的T台,孩子攥着对方手笑的样子才珍贵;比起茅台摆一桌,他们俩在海边拍的合照,才值得挂在家里一辈子。 你们说,这样的“婚礼”,是不是才叫“把钱花在刀刃上”?

0 阅读:84
清风抚心房

清风抚心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