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打通瓦罕走廊是对的,阿富汗一直致力于打通瓦罕走廊。为此呢,他们不惜在未通知我们的情况下,就把公路修到了边境,更是想要拿出了世界第二大铜矿埃纳克铜矿的开发权,以换取瓦罕走廊的打通。在多次和我们的会谈中,他们也是屡屡提及此事。但我们这边始终是兴趣缺缺,这让阿富汗有些不理解。但事实证明,我们不打通瓦罕走廊是对的。 阿富汗的算盘其实并不难看懂,他们想借一条直通中国的通道来盘活本国经济,把矿产和农产品快捷地送出去。 问题在于,瓦罕走廊并不是一条可以轻易利用的路,听上去是“走廊”,但这完全不是河西走廊那样的便利之地,这里夹在帕米尔高原和兴都库什山脉之间,全长400公里,是一条海拔超过四千米的狭窄山谷。 尤其是中国境内那92公里边境线,几乎全是峭壁和冰川融水冲刷出的乱石滩,最窄处15公里宽的地方,一半还是河流,真正能修路的地盘比足球场大不了多少。别说是建公路,就算是徒步穿越,都得备足抗高反的药,当年玄奘取经走这儿都得绕着走,更别说现代货运了。 气候更是把“不友好”写在了脸上,每年10月到次年5月,大雪能把所有山口封得严严实实,积雪厚度能没过卡车轮胎,剩下的几个月里,要么是泥石流冲毁路基,要么是强风掀翻车辆。 塔吉克斯坦帕米尔高原的光储电站,光是为了抗冻抗风沙,就专门定制了光伏组件和储能温控技术,这还只是建电站,要是修几百公里公路,光维护设备的成本就得是个天文数字,更别提冬天完全没法通行,一年到头能用上的日子屈指可数。 阿富汗心心念念的埃纳克铜矿,看着是块肥肉,已探明储量1130万吨,价值超1000亿美元,但想通过瓦罕走廊运出来纯属空想。 先不说修路要花多少钱,就算路修好了,从铜矿到走廊得先翻山越岭,阿富汗境内那300公里连像样的土路都没有,得先自建交通网,这成本比铜矿本身的开发成本还高。 更讽刺的是,阿富汗自己算过,走中阿铁路到喀什能省40%运费,但这条铁路压根没走瓦罕走廊,而是绕经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2025年4月都已经运了1万个标准箱,显然绕路比硬闯走廊靠谱多了。 安全这根弦更是松不得,驻阿富汗使馆反复提醒,中资企业员工在巴达赫尚省遭袭击受伤,有人看矿被限制人身自由,这些都不是个案。 阿姆河上游油田项目更能说明问题,2023年签了5.4亿美元合同,中企得自己建供水供电系统,结果2025年6月被单方面终止合同,连解释的机会都不给,转头就拿欧盟援助和俄罗斯承认耍起了平衡术。 瓦罕走廊要是打通,阿富汗境内的部落武装、恐怖势力很可能借道渗透,毕竟这地方历史上就是缓冲带,现在拆了“防火墙”,等于把风险直接引到边境,这笔安全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更关键的是,中国压根不需要这条“麻烦通道”。新疆的伊尔克什坦口岸今年累计验放车辆超10.2万辆次,同比涨80%,还实现了24小时通关;霍尔果斯口岸更是厉害,今年通行中欧班列4476列,同比增26.7%,这些口岸早就形成了成熟的贸易网络,货物从中亚转一圈到阿富汗,虽然多走点路,但通关效率高、安全有保障,比在瓦罕走廊跟雪山和不确定性死磕强太多。 阿富汗没搞明白,通道的价值不在距离近,而在靠谱程度,他们以为拿铜矿当诱饵就能撬动工程,却没算清地形、气候、安全这三笔账,更没看清中国早已布局的中亚贸易网络。 要是真脑子一热打通瓦罕走廊,先得砸几十亿修公路,再投钱建水电配套,每年冬天还得花大价钱清雪维护,结果很可能是路修好了,要么被泥石流冲毁,要么因安全问题停摆,就像有人非要在悬崖上建超市,就算装修再豪华,也没人敢来光顾。 阿富汗单方面把公路修到边境,更像是一厢情愿的“绑架式合作”,可惜他们没看懂,中国在互联互通上从来不是只看距离,而是算透了成本与风险的总账。
果然,不打通瓦罕走廊是对的,阿富汗一直致力于打通瓦罕走廊。为此呢,他们不惜在未通
依秋聊趣
2025-10-05 09:51:3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