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许家印的前妻在通过“技术离婚”后,获得了恒大数百亿港元的分红,然后一次性购买了伦敦泰晤士城的33套豪华公寓,本想着债务由许家印一个人承担,剩下全家人去吃香的喝辣的,结果香港高等法院对其颁布了全球资产冻结令,禁止他们处理名下总价值600亿港元的全球资产,包括在英国购买的33套豪华公寓。 很多人对许家印前妻丁玉梅的印象,还停留在“低调的富豪家属”这个标签里,可很少有人知道,她早年其实是许家印创业路上的“合伙人”。上世纪90年代恒大刚起步时,丁玉梅就帮着管过财务和行政,那时候公司小,她甚至要亲自跑工地对账,只是后来恒大规模做大,她才逐渐淡出公众视野,转而以“自然人股东”的身份持有恒大股份——根据早年恒大披露的财报,她手里的股份比例虽不算最高,但每年能拿到的分红早已是普通人几辈子都赚不到的数字。 大家真正注意到她,还是2021年恒大债务危机爆发后。那会儿恒大已经开始出现债券逾期,全国不少楼盘停工,业主拉着横幅维权,供应商拿着欠条讨薪,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有媒体扒出丁玉梅和许家印办理了离婚手续。更耐人寻味的是,离婚协议里明确了她能分到数百亿港元的“分红款”——要知道,当时恒大的现金流已经绷得很紧,连员工工资都差点发不出来,却能拿出这么大一笔钱给前妻,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不是普通的离婚,更像是一场“资产切割”的操作:你扛债务,我拿资产,一家子还能隔着山海过好日子。 拿到钱后,丁玉梅的动作也快得惊人。她没把钱存在银行,而是直奔伦敦泰晤士城——那地方可不是普通住宅区,每套公寓起步价就超过2000万港元,能俯瞰泰晤士河,住的不是富豪就是名人。她一出手就是33套,一次性付清全款,英国当地的房产中介后来私下透露,“当时客户要求保密,但付款金额太大,想不注意都难”。那会儿国内还有恒大业主在寒风里守着烂尾楼哭,对比之下,这边在海外扫豪华公寓的操作,直接把网上的怒火给点燃了,有人骂“这是卷钱跑路”,也有人说“法律难道管不了吗?” 还真别觉得法律管不了。这次香港高等法院出手,背后是多家债权人的联名申请——包括几家香港银行和海外投资机构。他们拿出的证据很关键:丁玉梅拿到的“分红款”,其实是恒大在未优先偿还债务的情况下,违规分配的利润;而购买伦敦公寓的钱,本质上属于“应当用于偿债的资产”。根据香港《破产条例》和《公司条例》,这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资产转移”,法院有权叫停并冻结相关资产。这次冻结的600亿港元,也不只是那33套公寓,还包括丁玉梅在香港山顶的两套豪宅、持有的恒大债券,甚至她名下的海外信托基金,等于把她藏在全球的资产都“锁”住了。 有人可能会问,冻结了又能怎样?海外资产执行不是很难吗?确实,跨境追讨资产不容易,比如英国的房产要拍卖,得经过英国法院的认可,流程可能要走一两年。但这次冻结令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离婚就能逃债”的幻想——不管你把资产藏在哪个国家,不管用什么手段切割,只要这笔钱和债务有关,只要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法律就能跨国界追过来。更重要的是,这对其他想通过类似方式逃避债务的人也是个警告:别以为耍点小聪明就能万事大吉,债务欠了就是欠了,躲到天涯海角也躲不掉。 现在丁玉梅那边还没公开回应,恒大也只是含糊其辞地说“这是个人事务”。可明眼人都清楚,这600亿资产能不能顺利变现偿债,能不能给维权的业主和供应商一个交代,才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毕竟,普通人买套房要掏空六个钱包,欠的钱得一分一厘还,没道理有些人能拿着本应偿债的钱去海外买豪宅,最后还想全身而退。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恒大的钱去哪了?看看他说的是否有道理。
【30评论】【7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