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秋收季遭遇连续阴雨,玉米地积水成涝,收割机开不进田,不少农户全家蹚水抢收,连

笔尖下说法 2025-10-04 17:01:23

河南秋收季遭遇连续阴雨,玉米地积水成涝,收割机开不进田,不少农户全家蹚水抢收,连大学生都被紧急召回帮忙。湿玉米若不及时烘干两三天就会发霉,当地烘干中心24小时连轴转,仍有农户面临晾晒难题。截至10月3日,河南秋作物收获刚过五成,进度因雨放缓。本文拆解秋收困境背后的法律保障与应对办法,看看网友如何热议这场“与雨水的抢收战”。 一、事件复盘:雨水困住玉米地,河南农户的“抢收硬仗” 这个国庆,河南不少农户没闲着,一场和雨水的“抢收战”正在田间打响。 中央民族大学的研究生小时,本来计划好好过节,却被爸妈一个电话叫回开封杞县老家——家里的玉米该收了,但天公不作美,连续半个月的阴雨把玉米地变成了“小泥潭”。往年靠收割机一天就能收完的地,今年因为积水到小腿肚、土质松软,机器根本进不去,只能全家5口人上阵,穿胶鞋、换旧衣,蹚着稀泥一棵一棵掰。 “每走一步都陷泥里,玉米剥了装桶,再背到路边,农用车都怕陷住不敢来。”小时说,网上有人用铁皮装玉米、车轮绞绳拽的办法,他们也学着自救。可收回来的玉米更愁人,雨天没法晾晒,已经开始有发霉发芽的,只能先挑出来扔掉。 周口的李先生也发愁,村里低洼地的玉米、花生都泡了水,湿玉米才卖6毛钱一斤,要是再晾不干,直接就烂在手里。好在当地烘干中心开足了马力,杞县一家烘干厂的刘先生说,他们已经连轴转一个月,每天烘干150吨粮食,每斤收5分钱,但还是有农户排不上队——毕竟烘干机一次要处理数十吨,散户单独烘干并不容易。 好在农业部门也在行动,“河南三农”公众号不仅发了储粮指导,还公布了2900个烘干点、近5000台烘干机的位置,让农户能就近找地方烘干。截至10月3日,河南秋作物收了6054万亩,刚过五成,大家都在等雨停的间隙抓紧抢收。 二、法律拆解:粮食受损别慌,这些权益和办法能用得上 雨水淹了庄稼、玉米发霉变质,农户的损失能补救吗?这里面的法律和政策知识点,种地的朋友一定要记牢: 1. 玉米发霉发芽,能找农业保险赔吗? 能赔!但得看有没有买“玉米种植保险”,这是专门保自然灾害导致损失的保险。以河南为例,根据相关政策,玉米如果因洪涝、连阴雨等灾害导致减产或绝收,损失率达到20%以上就能理赔。 赔偿金额有明确算法:赔偿金额=对应生长期最高赔偿标准×损失率×受损面积。比如玉米已经成熟(扬花-成熟期),遭遇绝收(损失率80%以上),就按每亩保险金额的100%算。2024年南阳唐河就有农户因洪涝绝收,每亩赔了475元。不过要注意,得在灾害发生后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保留好玉米受损的照片、地块面积证明等证据,方便理赔。 2. 买了发霉玉米或卖粮被压价,能维权吗? 不管是买还是卖,遇到粮食质量或价格问题都有办法: 买了发霉玉米:如果是从超市、商家买的,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家得退钱,还可能按“三倍赔偿”(不足500元按500元算);要是吃了发霉玉米生病,医疗费也能让商家赔。 卖粮被压价太狠:如果收购商故意以“湿粮”为借口压价,且价格远低于当地市场价,农户可以拒绝售卖,还能向当地农业农村部门或市场监管部门举报。但像这次湿玉米6毛钱一斤,要是符合当地市场价,就属于正常商业行为,没法强制要求涨价。 3. 烘干中心收费太高或拒绝烘干,能投诉吗? 可以!烘干服务属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不能随意乱收费或拒绝合理需求。 如果烘干中心收费远超当地正常标准(比如别人收5分/斤,它收2毛/斤),农户可以向物价部门投诉,要求查处乱收费行为。 要是当地烘干资源紧张,烘干中心拒绝农户的烘干需求,根据河南省农机部门的要求,农户可以直接联系县级农机部门,让他们协调调度资源——政府有义务保障粮食烘干需求,避免农户因无法烘干造成更大损失。 三、网友吵翻:抢收背后,大家更关心这些事 河南农户蹚水收玉米的视频传开后,网友评论区热度很高,观点分成两派: 心疼农户派:每粒粮食都来之不易 “看哭了!大学生放假还要去泥里掰玉米,全家上阵也收不了几亩,雨水真是太无情了,农民一年的辛苦太不容易!” “烘干一斤才5分,看着不多,但一户收几千斤也得花不少钱,希望政府能给点烘干补贴,帮农户省点成本。” “农业保险真得普及!以前总觉得‘用不上’,现在看,这才是农户的‘定心丸’,没买的赶紧补上。” 理性建议派:得从长远处想办法 “光靠人工抢收不是办法,还是得推广履带式收割机,这种机器能在泥地里走,比人快多了,政府可以给买机器的农户补点钱。” “村里的排水系统得升级!好多地是因为排水不畅才淹的,平时多修修水渠,雨天就能少受点损失。” 最后想问大家:你觉得玉米种植保险该强制推广吗?对于改善农田排水、增加烘干设施,你有什么好建议?

0 阅读:0
笔尖下说法

笔尖下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