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小哥和我们能有什么区别? 刚才在楼下抽烟,听见个外卖小哥对着电话那头低声说:“快了快了,这单送完就回来。” 那语气里的疲惫,跟我加班后跟家人视频时一模一样。我忽然觉得,我们这些坐在格子间里的人和他们在街头奔跑的人,其实活在同一个剧本里,只是穿了不同的戏服。 我们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他们盯着手机里倒计时的时间。我们的KPI是数字,他们的KPI是分钟。哪个更残酷?说不清。 上次暴雨天,我点了个外卖。超时了二十分钟,开门时我已经饿得有点恼火。可看到那个浑身滴水的小哥,所有话都卡在了喉咙里。他把餐盒递给我,那双手被雨水泡得发白。就在那一刻,我好像摸到了生活的另一种质地——我们都在这座城市里,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被生活估量着价值。 这哪是送外卖啊,这分明是用每一分钟的健康和安全,去兑换明天的房租和孩子的学费。而我们写PPT的人,也不过是用每一个夜晚的头发和健康,去兑换下个月的房贷和车贷。 两个世界,一套规则。想到这里,我笑了。
今天看到一则关于孤寡老人的新闻。上海有位83岁的老太太,有天她点了份外卖,等外卖
【3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