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岁的广西离异大妈,跟美国老头网上聊了半个月就收到钻戒,见面一周就被求婚,一年后婚没结成,倒是成了抖音网红开始收徒授课——一个学员收费两千多! 2024年初,北京大兴机场的国际到达口,人潮涌动。一个身影在人群中显得格外焦急,她就是47岁的佩吉。她不停地踮起脚尖,目光死死锁定着出口方向,双手因紧张而紧紧攥在一起,手心早已被汗水浸湿。 几个月前,她还只是广西一个普通的离异女性,生活波澜不惊。而现在,她即将见到一个只在网上聊了半个月,却许诺要娶她的美国男人。 当一个留着长发、身穿牛仔装的高大身影出现时,佩吉的心几乎要跳出喉咙。 是他,爱迪!那个远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每天隔着时差与她互道早晚安的“西部牛仔”。 爱迪也瞬间锁定了她。他脸上的惊喜无法掩饰,大步流星地穿过人群。在无数旅客好奇的注视下,两人紧紧相拥。爱迪将她抱离地面,兴奋地旋转,仿佛要向全世界宣告他的喜悦。 佩吉则把头深深埋进他宽阔的胸膛,感受着这跨越一万公里的真实拥抱。 分开后,爱迪捧着佩吉的脸,用生硬的中文说道:“你,比照片,漂亮。”这一刻,语言的障碍似乎消失了,只剩下两颗心的剧烈跳动。 这一幕,浪漫得像电影情节。但谁能想到,这仅仅是一个更加复杂故事的开端。 这场跨国奔现背后,究竟是纯粹的爱情,还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流量生意? 佩吉和爱迪的相识,源于互联网的牵线。佩吉在刷短视频时,对屏幕里那些跨国情侣的甜蜜日常心生向往。而在地球的另一端,屡次约会失败的爱迪,听朋友说“中国女性温柔顾家”,也燃起了寻找东方伴侣的希望。 2024年1月,爱迪在社交平台被佩吉的头像吸引。照片里,她手捧鲜花,笑容温婉。他主动发出了第一条消息。借助翻译软件,两个语言不通、文化迥异的中年人,开始了热切的交流。仅仅半个月,爱迪就买下一枚钻戒,隔着屏幕向佩吉展示,并承诺会飞来中国向她求婚。 这种速度,在很多人看来近乎疯狂。但对于渴望爱情的佩吉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惊喜和肯定。 见面后的一切,似乎都在印证着这份浪漫。爱迪的到来,为佩吉平淡的生活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激情。他们一起逛北京,品尝美食。 见面仅一周,在北京一家烤鸭店里,爱迪兑现了他的诺言。他突然单膝跪地,掏出那枚早已准备好的钻戒,深情地问:“佩吉,我爱你,你愿意嫁给我吗?” 在周围食客的惊呼和祝福声中,佩吉含泪点头,戴上了那枚象征承诺的戒指。 随后,佩吉和爱迪在抖音上开设了联名账号“佩吉&爱迪”,开始分享他们的甜蜜日常。从机场的拥抱到烤鸭店的求婚,再到一同前往柬埔寨度假的浪漫之旅,他们的视频迅速吸引了大量关注。视频里,佩吉在豪华酒店的泳池边随着音乐热舞,爱迪则在一旁像个粉丝一样大声欢呼鼓掌。 他们的故事满足了许多人对跨国恋的浪漫想象,粉丝数一路飙升。祝福声如潮水般涌来,但质疑和猜测也从未停止。有人怀疑爱迪的真实意图,有人则认为佩吉的目的不纯。 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求婚事件一年后。 人们发现,那场轰轰烈烈的求婚并没有换来一纸婚书。佩吉和爱迪依旧维持着恋人关系,但并未结婚。 与此同时,佩吉的抖音事业却风生水起。她不再仅仅是分享爱情的博主,而是摇身一变,成了一位“情感导师”。 她开设了课程,专门教授其他女性“如何成功嫁给老外”,每位学员收费高达两千多元。 这个举动,让所有关注他们的人都感到了困惑。一个自己都还没完成“跨国婚姻”这临门一脚的人,凭什么去指导别人?这究竟是经验分享,还是割韭菜? 事情开始变得微妙起来。佩吉的个人介绍里,赫然写着“涉外婚恋头部IP”。她向学员们传授经验,分析西方男性的心理,指导如何通过网络平台建立联系。她的逻辑很简单:她自己成功了,所以她的方法值得学习。 但她的“成功”到底是什么?是收获了爱迪的爱情,还是收获了数十万粉丝和不菲的课程收入? 根据中国的《婚姻登记条例》,外国人在中国办理结婚登记需要提供本人护照、所在国公证机构出具的无配偶证明等文件。 整个流程虽然不算复杂,但需要双方共同的决心和实际行动。 一年时间过去,他们若真心想结婚,手续早已足够办完。 迟迟不结婚,却将这段关系作为商业变现的核心,这让最初的浪漫故事蒙上了一层功利的阴影。 爱情,似乎成了引流的工具;跨国恋,成了一门可以传授的生意。 如今,佩吉的短视频内容依旧甜蜜,她和爱迪的互动也看不出破绽。 但屏幕前的观众,心态已经悄然改变。大家的好奇心也从“他们有多相爱?”变成了——他们到底会不会结婚?还是说,维持现状,才是这盘流量生意最有利的局面?
为什么在北京,大家对通勤容忍度这么高?
【1点赞】
tydangdai
贱女人,以嫁外国人为荣。
毕竟你看你们发的
邓丽君,白皮打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