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10月3日,据央视新闻,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地时间10月2日在俄智库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第22届年会上发表讲话。普京表示,如果美国不需要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那么俄方也不需要延长该条约。 自从俄乌开打,美国带着北约往乌克兰送武器就没停过,2025 年特朗普政府又重启对乌军援,等于把俄罗斯的安全红线往死里压。对俄罗斯来说,常规兵力已经在战场上耗了不少,核力量早成了 “保命符”— 要是没有这层威慑,北约说不定早就直接下场了。 之前俄罗斯虽然暂停了条约的核查机制,却没敢突破 1550 枚核弹头的上限,说白了就是想给冲突留条缓冲的路。 可现在普京直接亮明态度,本质就是 “以核护盘”:既然美国把核军控和对乌援助拆成两码事,俄罗斯也没必要单方面当 “老好人”,必须用核威慑给战场筑起一道碰不得的墙。 再看北约最近的骚操作,更是把俄罗斯逼到了不得不硬的地步。2025 年 7 月,美国时隔 17 年第一次在英国部署核弹,把北约的 “核共享” 从德国、比利时这些老地方,直接推到了西欧前沿,等于给俄罗斯画了个 “核包围网”。 最过分的是,英法还签了个《诺斯伍德宣言》,要一起协调核力量,说白了就是搞 “北约集体核威慑”。可美国转头就要求俄罗斯把 “波塞冬” 核动力潜航器这种新装备纳入条约限制,自己部署的 B61-12 战术核弹却绝口不提。 这种 “只许州官放火” 的双标,早把条约的信任基础拆光了。普京现在强调 “北约核力量必须进谈判桌”,就是要戳破美国的虚伪,用硬气态度 “破局围堵”,不然北约的核力量只会越逼越近。 甚至,要命的是美俄之间的信任早就碎成了渣,这才是核军控走到今天的病根。从 2023 年开始,双方已经五年没搞过现场核查了,条约里最核心的监督机制基本成了摆设。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摆在那儿:2025 年美俄的核弹头数量虽然还在条约上限内,但美国一口气砸了 377 亿美元搞核现代化,又是研发 “哨兵” 导弹,又是改装 B-52J 轰炸机; 俄罗斯也没闲着,加速列装 “萨尔马特” 洲际导弹,还在白俄罗斯部署了战术核武器,两边早就偷偷进入了 “暗度陈仓” 的军备竞赛预热阶段。 美国军备控制协会发出警告,想恢复核查至少要 6 个月准备,可条约到期前只剩 4 个月谈判时间。这种情况下,普京的表态哪里是 “拒绝延长”,分明是 “终结虚耗”— 与其抱着一个空架子浪费时间,不如直接亮底牌逼美国坐下来谈真的,总比在 “虚假军控” 里耗死强。 最容易被忽略的是,美国一直想拉中国进三边核谈判,可压根不提中美俄核力量规模差着代际,这种 “绑架式谈判” 早被中国怼回去好几次了。而普京反复强调 “平等协商”,其实是在争取印度、巴西这些新兴国家的支持,想 “对冲垄断”— 不能让美国一家说了算核军控的规则。 当然,普京也没把路堵死,这似乎像是“以退为进” 的试探。之前他就提过,条约到期后一年内还会遵守核弹头数量限制,明显是给谈判留了窗口。对俄罗斯来说,真要搞全面核军备竞赛,经济根本扛不住; 美国那边也有顾虑,特朗普政府既想靠 “和平推动者” 的形象拉选票,又得应付共和党保守派 “对俄强硬” 的压力,短期内也不想看到条约直接失效落人口实。这种 “互相需要又互相防着” 的状态,让 “非正式冻结” 成了最可能的过渡方案 — 两边先不撕破脸,慢慢谈。 可不管怎么过渡,普京这一句话已经把旧的核军控体系撕开了口子。现在美国把核军控当工具用,北约把核力量当施压武器,信任机制成了废纸,《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命运早就不只是美俄两个人的事了。 这件事最该警惕的是:全球核安全不能只靠大国之间的 “默契”,要是再建不起一个平等、透明的新框架,“末日时钟” 只会越走越近,到时候谁都跑不掉。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佩斯科夫:签署新的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事实上已不可能》
又一次,中国做了日本最不想看到的事!日本官方又急又恼:这次不承认“日本专属经济
【20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