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与美国防长赫格塞斯讲话之后,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负责人、四星上将布西耶尔突然宣布辞职。 布西耶尔在社交媒体上公开的退休信中明确提及,做出决定是出于个人和家庭原因。 这份声明让事件的轮廓逐渐清晰,也与他过往的履历形成呼应。 2022 年 12 月起,布西耶尔开始执掌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这个职位需要统辖美国全部空基和陆基战略核打击力量,责任之重可想而知。 在此之前,他在今年 6 月美军袭击伊朗核设施的 “午夜之锤” 行动中发挥关键作用,那段高强度的任务经历,让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的他更渴望回归家庭。 那场引发热议的将领大会,确实勾勒出美军未来的调整方向。 9 月 30 日,赫格塞斯在数百名高级军官见证下发表讲话,阐述对军队的愿景,同时强调 “如果不认同,就辞职”。 他当场下达十项新指令,内容涵盖强化体能标准、严格仪容管理、终结 “零失误” 指挥文化等。 赫格塞斯特别提到,要清除削弱 “战争部” 杀伤力的 “明显干扰”,抨击 “多元化、公平与包容” 项目,将晋升标准聚焦于业绩。 特朗普随后发表长达一小时的讲话,标榜美军实力,提及动用军事力量在城市执法,还宣布 2026 年将投入 1 万亿美元军费。 这些新动向与布西耶尔执掌的部门职能紧密相关。 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作为战略威慑核心力量,其运作模式直接关系美军 “为战争而准备” 的目标。 赫格塞斯提出 “更少的 PPT 简报,更多的训练时间”,要求将领强化实战能力,这类调整需要指挥层快速适配。 布西耶尔的退休申请获得批准后,美军迅速启动衔接程序,按照惯例,他将在继任者获国会确认前继续履职,确保核打击力量指挥体系不会出现空窗期。 类似的人事调整在美军内部并不罕见。 今年 8 月,空军另一位高官奥尔文就曾离职,当时有消息称是赫格塞思希望五角大楼 “朝不同方向转向”。 但这种调整从未影响军队整体运作,反而成为战略转型的常规环节。布西耶尔任职期间,推动完成了 LGM-35A 洲际导弹的初步部署测试,该型导弹将逐步替代老旧型号,提升陆基核威慑能力。 他主导的 “核常兼备打击体系整合” 项目,也为后续部队训练改革奠定了基础。 外界的猜测在官方信息发布后逐渐平息。 美国空军发言人在回应问询时表示,布西耶尔的退休符合军队正常人事流程,感谢他在任期间对战略威慑力量建设的贡献。 这份回应印证了事件的常规性,也让人们的目光从辞职本身转向美军后续发展。 赫格塞斯宣布的万亿军费预算,将有相当一部分投入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的装备更新,包括采购更多 B-21 隐形轰炸机,升级现有导弹预警系统。 布西耶尔的职业轨迹本身就是美军将领成长的缩影。 从基层飞行员到四星上将,他经历了多次战略调整期,参与过反恐行动、核力量部署等多项关键任务。 这种丰富的经历让他在任内能够快速响应需求变化,而选择在战略转型节点退休,既为新人腾出空间,也让自己获得休整机会。 美军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确保了无论指挥层如何更替,核心职能都能平稳延续。 当布西耶尔在退休信中回顾任职经历,提及 “见证战略威慑力量的现代化升级” 时,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对职责的敬畏与释然。 美军当下的调整,无论是训练改革还是装备更新,本质上都是为了适配全球安全形势变化,而这种调整始终在有序框架内推进。 布西耶尔的离职不是断裂,而是军队发展进程中一次平静的接力,让更契合新战略需求的力量接过指挥棒,继续推进既定目标。
特朗普与美国防长赫格塞斯讲话之后,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负责人、四星上将布西耶尔
文人学社
2025-10-03 14:57:34
0
阅读: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