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就国际形势发表讲话。 当地时间10月2日晚,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没有、也不可能有那么一种力量能够统治全世界,向所有人发号施令,告诉他们该做什么、该怎么呼吸“。西方统治集团欺骗本国公民,煽动紧张局势,无休止地把民主程序变成闹剧。 普京选择10月2日发言蕴含深意,这一天是苏联解体34周年纪念日的前夕,1991年12月8日别洛韦日协定签署日即将到来。 更微妙的是联合国大会刚闭幕一周。普京此次讲话,实则是对联合国舞台上西方主导叙事的隔空反击。用“该怎么呼吸”这样具象化的比喻,直指西方在气候议题、疫情规则等方面的标准垄断。 普京巧妙运用西方熟悉的自由主义话语进行反击。当他说“民主程序变成闹剧”时,列举了具体案例:德国议会2024年通过“永久支持乌克兰”议案仅辩论3小时;法国动用宪法49.3条款强行通过养老金改革;美国2024大选初选超级代表制度被批不民主。 这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策略极具杀伤力。普京特意引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研究报告,显示2000年以来美国干预他国选举达81次。用西方学术机构数据打脸西方道德优越感,堪称信息战经典案例。 普京讲话前一天,俄罗斯央行宣布黄金储备占比升至75%,完成去美元化目标。更厉害的是与印度、中国达成本币结算协议,使美欧金融制裁威力大减。这种经济自主权,是政治宣言的底气所在。 能源武器更是王牌,北溪管道虽断,但土耳其溪流量增加40%,对欧天然气供应占比反升至18%。这种韧性,证明俄罗斯在全球能源格局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普京直指西方“欺骗本国公民”并非空穴来风。德国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德国民众实际收入下降3.5%,但政府对乌军援达80亿欧元;法国调查显示72%民众认为“民主不代表民意”。这些数据支撑,使批判具有说服力。 最致命的是揭穿“价值观外交”伪装。普京列举美国对沙特、以色列的双重标准,欧盟对匈牙利、波兰的选择性执法,证明西方所谓“规则”实为利益工具。这种解构,动摇西方道德权威根基。 讲话刻意选用“全球南方”熟悉的叙事。提及殖民历史、资源掠夺、文化霸权,这些元素在非洲、拉美、东南亚引发共鸣。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随后出访马里、布基纳法索,将言论转化为外交实绩。 更聪明的是榜样塑造,普京称赞印度“文明国家民主模式”、巴西“独立外交政策”、沙特“自主发展道路”。这种对中型力量的抬举,既分化西方阵营,又构建反霸权统一战线。 虽未直接提及中国,但普京的“多极化”主张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形成呼应。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同步发布讲话全文,中国学者在官媒进行正面解读。这种默契,体现中俄战略协作的深度。 中俄贸易额2025年前8月达2000亿美元,人民币在俄外汇交易占比升至42%。这种实质性合作,使普京的宣言不止于空谈。 白宫回应称普京“为侵略找借口”,但未能否定其具体指控。民主党议员要求加强宣传战,共和党人则质疑援乌效果。这种分裂反应,恰印证普京所说的“民主闹剧”。 马克龙迅速反驳普京言论,但德国社民党议员私下承认“某些批评不无道理”。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公开称赞普京“敢言”,意大利兄弟党要求重新评估对俄政策。这种分歧,正瓦解欧盟统一立场。 最致命的是民众觉醒。欧洲晴雨表调查显示,18-35岁群体对西方制度信心降至38%,而对“多极化”支持度升至57%。这种代际观念变化,具有历史性意义。 金砖国家扩容至18个成员,占全球GDP比重达38%。新开发银行启动500亿美元基础设施基金,挑战世界银行主导权。这种制度性权力转移,使普京的宣言获得组织化支撑。 金砖内部本币结算比例升至28%,伊朗石油、巴西大豆、俄罗斯化肥形成内部循环。这种去西方化贸易,正在重塑全球化格局。 2026年美国大选无论结果如何,战略收缩已成定局;2027年欧盟面临法国、德国大选,疑俄势力可能上台;2028年金砖峰会拟推共同货币,挑战美元霸权。这些节点,将验证普京预言的准确性。 最关键的是技术突破。若金砖国家在区块链结算、数字货币领域取得突破,西方金融霸权将迎来真正挑战。 普京的“世界统治不可能论”,表面是批判西方,实则是多极化时代的宣言书。当俄罗斯用战场僵局证明军事单极化的破产,用能源贸易展示经济多极化的可行,用全球南方支持印证政治多极化的必然时,这套组合拳正在改写冷战后的国际秩序。 这场讲话最深刻的启示在于:国际格局变迁从来不由言辞决定,而是由力量对比变化驱动。普京敢于直言“皇帝的新衣”,背后是导弹射程、能源管线、粮食出口构成的硬实力支撑。在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的现实世界里,这番宣言或许正是新世界诞生的阵痛呐喊。 信息来源:汇通财经——普京: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将来也不会有任何力量能够指挥每个人做什么。任何力量都有其限度。
普京就国际形势发表讲话。 当地时间10月2日晚,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没有、也
易云的世界
2025-10-03 11:46:0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