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越早,死得越早”,这样的说法你听过吗?很多人认为早点睡觉对健康有益,但科学的声音往往并不那么简单。 这项研究采集了超过8万人的睡眠数据,研究团队关注的是每个人的入睡时间和心血管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入睡时间的早晚与心脏病、脑中风等严重疾病的风险密切相关。 午夜以后才入睡的人,比晚上10点至11点之间入睡的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要高出25%。这个发现是否意味着早点入睡真的不利于健康呢? 研究并没有简单地得出“早睡有害”的结论,反而强调了“过度早睡”的健康隐患。晚上10点至11点入睡,被认为是最理想的入睡时间。 这个时间点符合人体的生物钟,有助于保证高质量的深度睡眠。太早入睡的人,反而可能面临身体健康的风险。 晚上9点就睡,第二天早上8点起床,尽管睡眠时间达到11小时,但却很可能因为过多的睡眠造成代谢减慢,进而影响健康。 长期的过度睡眠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疲劳感增加,甚至使大脑缺氧,影响人的日常活力和专注力。 相比之下,睡得太晚同样带来问题。长期熬夜,尤其是午夜后才入睡,生物钟被打乱,身体的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作也会受到干扰。 睡眠不足的状态下,身体得不到应有的修复,容易导致焦虑、情绪不稳,长期甚至可能引发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 最重要的还是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入睡时间不固定带来的健康问题。每晚睡眠的最佳时间大约是7-8小时。临睡前的准备也很重要。 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干扰。睡前半小时,最好不要吃东西,避免消化不良影响睡眠质量。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但要避免在临睡前进行剧烈运动。
“睡得越早,死得越早”,这样的说法你听过吗?很多人认为早点睡觉对健康有益,但科学
疾冰预防说
2025-10-03 10:48:4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