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突然怒斥以色列:比希特勒还狠毒,罕见措辞引爆国际舆论 来源:国际大表姐

烁耀中原 2025-10-03 00:12:41

朝鲜突然怒斥以色列:比希特勒还狠毒,罕见措辞引爆国际舆论 来源:国际大表姐 一、罕见暴怒,平壤为何此时掀翻外交牌桌? 朝鲜副外相公开指责以色列“比希特勒还狠毒”,并要求其“停止反人类罪行”——这一打破常规的外交措辞,瞬间将国际舆论场炸出深坑。毕竟,朝鲜素以“神秘沉默”著称,如今却高调介入中东乱局,甚至搬出纳粹元首作为对比标尺,背后绝非一时意气。 有分析指出,朝鲜此次选在联合国大会期间发声,意在抢夺全球南方国家话语权。随着巴以冲突持续胶着,全球反以色列情绪升温,平壤试图以“反霸权急先锋”姿态拉拢新兴阵营。更微妙的是,朝鲜将以色列与希特勒捆绑,实为“借古讽今”:既唤醒二战集体记忆,又将以色列行动定性为“种族灭绝”,可谓一招封喉的舆论战。 二、“比希特勒还狠毒”,仅是语言暴力还是精准打击? 希特勒之名,堪称国际政治伦理的“核弹级”红线。朝鲜此番直接抛出台面,看似极端,却暗合三重算计:其一,打破西方话语垄断,以极端类比迫使世界重审加沙现状;其二,呼应伊朗、叙利亚等反美盟友,强化地区统一战线;其三,试探国际社会对巴以问题的新底线。 然而,这种比拟本身是一把双刃剑。以色列因其犹太民族身份,对纳粹暴行有特殊历史创伤,朝鲜的指控必然引发强烈反弹。但平壤似乎毫不在意——在一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争议即流量,极端即传播。当欧美媒体纷纷头条报道时,朝鲜已无声赢下一局舆论渗透战。 三、朝鲜的中东牌:边缘国家的破局之道 长期以来,朝鲜在中东问题上存在感薄弱,为何突然“戏瘾大发”?答案藏于大国博弈的缝隙中。随着美国加速“重返亚太”,朝鲜迫切需要将西方火力引向他处。此时力挺巴勒斯坦,既能扰乱美以战略部署,又能向俄罗斯、伊朗递投名状,更可借机换取能源、技术等实质利益。 更深远的是,朝鲜正效仿中国上世纪“第三世界领袖”的崛起路径。通过抨击以色列,平壤试图自塑为“弱小民族的正义代言人”,尤其瞄准非洲、拉美等长期受西方压制地区。这种“身份政治”玩法,远比核试验更能低成本拓展外交空间。 四、国际舆论撕裂,谁在定义“反人类罪”? 朝鲜发言后,西方阵营齐声谴责“滥用历史记忆”,阿拉伯民间却大量转发点赞。这种撕裂印证了后真相时代的残酷现实:道德评判权,早已不再是西方的专利。当美以指责朝鲜“人权劣迹”时,中东街头却回荡着“感谢金正恩”的呼声——全球舆论场的“平行宇宙”,已然成型。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始终坚持“巴勒斯坦问题应在两国方案基础上解决”,避免情绪化指控,重在建设性斡旋。两相比较,朝鲜的“骂战”策略虽吸睛,却可能加剧对立;而中国的“劝和促谈”,或许才是破局关键。 写在最后 朝鲜的“希特勒比喻”,与其说是外交声明,不如更像一面照妖镜:它照出巴以冲突的无解困局,照出国际秩序的道德双标,更照出弱小国家在大国夹缝中求存的激进策略。但当舆论场的硝烟散去,加沙的平民仍在废墟中挣扎——真正的悲剧在于,政治修辞的战争,从来无法替代和平的实质推进。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121

猜你喜欢

烁耀中原

烁耀中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