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印度药品的进口关税从30%降至0%,分明就是和美国对着干,因为特朗普才刚刚

文史资鉴堂 2025-09-30 09:02:43

中国将印度药品的进口关税从30%降至0%,分明就是和美国对着干,因为特朗普才刚刚宣布对美国的进口药品征收100%的关税,中国反向操作,让美国政府有苦说不出,眼睁睁地看着中国市场而不得入。   中国这波操作简直是精准拿捏,刚趁着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的劲儿,直接把印度药品的进口关税从之前的水平一路降到了零,这明摆着就是跟美国对着干,而且干得让美国有苦说不出。   要知道,当地时间 9 月 25 日特朗普才刚在社交媒体上炸了锅,宣布从 10 月 1 日起,要对所有进口的品牌药和专利药征收 100% 的关税,还放话说除非这些药企把工厂建在美国本土,否则别想逃税。   这边美国的关税大棒刚举起来,中国反手就给印度药品开了零关税的绿灯,等于直接在特朗普的关税墙上凿了个大洞,让美国政府眼睁睁看着肥肉掉进别人嘴里,自己却摸不着。   特朗普这波药品关税本来就打得心虚,明着说是保护美国本土制药业,实则是逼着全球药企给美国 “输血”。   可他忘了,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阿斯利康 2024 年在中国区光营收就有 64.13 亿美元,占了全球份额的 12%,诺华在中国更是实现了 21% 的同比增长,销售额达到 39 亿美元。   这些美国药企早就把中国市场当成了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辉瑞更是计划到 2030 年在华再投 10 亿美元,连研发中心都扎在了北京。   现在特朗普一声令下加征 100% 关税,等于把这些药企架在了火上烤:要么花大价钱在美国建厂,要么放弃中国这个黄金市场。   可全球供应链哪是说挪就能挪的,强生 CEO 华金・杜阿托都忍不住吐槽,这就是药品关税此前为零的原因,言下之意就是这政策根本不符合行业逻辑。   就在美国药企左右为难的时候,中国直接给印度药品打开了大门。要知道印度可是全球仿制药巨头,去年药品全球出口额就有 190 亿美元,连美国市场都要靠印度供应近 35% 的进口药品。   但之前印度药品对华出口一直没打开局面,2018 年的时候才 3000 万美元,跟中国市场的体量比起来简直是九牛一毛。   关键原因就是关税壁垒,现在中国直接清零,等于给印度药企铺了条直通中国市场的快车道。   印度制药业 70% 的原料药都得从中国进口,这边中国卖原料药给印度,那边又零关税买印度的成品药,形成了完美的贸易闭环,既帮了印度一把,又壮大了自己的医药供应链,还顺带踩了特朗普的痛处。   美国政府这会儿是真急了但没法发作。你说反对吧,中国降关税是符合 “健康中国 2030” 政策的,本来就是为了让国内患者能用上更便宜的药,完全站在民生立场上,美国没理由指手画脚。   你说跟进吧,特朗普刚把关税加到 100%,转头就取消岂不是打自己脸?美国本土已经快扛不住了,专家早就警告,加税会推高治疗成本,还会加剧本来就严重的药品短缺问题,再加上特朗普之前砍了社保开支,最后买单的还是美国老百姓。   反观中国,一边用零关税吸引印度药品进来,丰富市场供应,一边还在推进创新药研发,2024 年全球首次获批的创新药数量都快赶上美国了,现在又打通了仿制药渠道,等于两条腿走路,越走越稳。   更让美国憋屈的是,这波操作还戳破了特朗普的 “盟友假象”。他宣布加税时嘴上喊着保护本土产业,结果连英国这样的盟友都没放过,因为没谈妥贸易协议,英国药企就得面临 100% 关税,气得英国政府赶紧出来表态要继续谈判。   而中国这边却在扩大开放,2025 年本来就计划对 935 项商品实施低暂定税率,其中就包括药品,对印度的零关税不过是顺势而为的精准操作。   这种反差一下就显出来了:美国在靠关税树敌,中国在靠开放聚友。那些美国药企现在更是进退两难,一边是特朗普逼着迁厂的压力,一边是中国市场被印度药企抢滩的风险。   默沙东 2024 年中国区营收已经降了近 20%,要是再丢了市场份额,恐怕更扛不住。   可他们又不敢公开反对特朗普,只能私下里想办法,有的偷偷跟印度药企谈合作,想借道进入中国市场,有的则加急跟中国谈本地化生产,生怕被彻底挤出局。   这场景跟特朗普设想的 “制造业回流” 完全背道而驰,等于他自己的政策给别人做了嫁衣。中国这波零关税操作根本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算准了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死穴。   你想靠关税垄断市场?我就用开放引入新玩家;你想逼药企站队?我就用市场活力让他们舍不得离开。   现在美国政府只能眼睁睁看着印度药企拿着零关税的通行证冲进中国市场,自己的药企却被 100% 的关税捆住手脚,这种哑巴亏真是吃得明明白白。   估计特朗普这会儿也在懊恼,怎么就没算到中国会来这么一手,可木已成舟,再想反悔都来不及了,毕竟中国市场的大门一旦向印度敞开,再关上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0 阅读:0
文史资鉴堂

文史资鉴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