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砸钱收买匈牙利!
以后欧尔班也靠不住了?
9月27日消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推出第19轮对俄制裁方案,不过要使方案生效,必须得到27个成员国一致通过,但长期依赖俄罗斯原油的匈牙利和斯洛伐克一再拖延或威胁阻挠。
为了争取布达佩斯点头,布鲁塞尔准备释放超过5亿欧元的被冻结资金,作为交换条件。
这事儿再明白不过了,就是一场明码标价的政治交易。
近日,冯德莱恩兴冲冲地宣布要推出新的对俄制裁方案,可她话还没说完就被匈牙利官员怼回去了,说这是“战争演讲”。
斯洛伐克总理菲佐说得更直接:之前的制裁都没用,再来一次又有什么用?这两位的意思很明白,我们国家的经济离不开俄罗斯的能源,你欧盟要是非要我们跟风制裁,总得给我们点补偿吧!
其实匈牙利在欧盟里一直是个“特别”的存在,欧尔班领导下的匈牙利政府特别务实,从来不会盲目跟着欧盟身后转。
他们既跟俄罗斯保持往来,又积极发展对华关系,还积极加强和我国的关系。这种左右逢源的外交策略让匈牙利在东西方之间游刃有余,但也让欧盟其他国家看着不太顺眼。
欧盟内部对俄罗斯的态度其实分好几派,像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这些跟俄罗斯接壤的,恨不得往死里制裁俄罗斯;法国德国这样的大国考虑得更多,既想制裁俄罗斯又想留条后路。
匈牙利和斯洛伐克这样的国家最实在,直接说我们需要俄罗斯的能源,制裁可以,但得加钱;还有一些南欧国家,态度相对温和,不愿意把自己的经济搭进去。这么一看,欧盟表面上是个整体,实际上内部各有各的算盘。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欧盟非要搞第19轮制裁?
明眼人都知道,前18轮制裁效果有限,俄罗斯经济已经适应了被制裁的环境,还找到了不少应对的办法。有专家分析说,欧盟这么做是为了在国际谈判中保持话语权,不想让美国独自决定对俄政策。
但问题是,这种“为制裁而制裁”的做法,不仅效果存疑,还让欧盟内部矛盾越来越明显。
匈牙利这次的表现就很能说明问题,他们不是盲目反对制裁,而是很聪明地把自己的反对票变成了谈判筹码。
欧盟最后愿意拿出5亿欧元来换取匈牙利的支持,这本身就说明匈牙利这步棋走对了。在国家利益面前,匈牙利政府显得特别务实,你可以说我“不合群”,但我得先保障自己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
不过话说回来,欧盟这种“用钱买同意”的做法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有人觉得这是务实,毕竟政治就是互相妥协的艺术;也有人担心这会开个不好的头,以后哪个成员国想争取利益,都会在关键时刻投反对票。但现实是,欧盟要想保持团结,有时候还真的需要这种利益交换。
就像一家人过日子,虽然理念不同,但总得找到互相妥协的办法。
在国际关系里,小国往往面临选边站队的压力,但匈牙利偏偏走出了一条中间路线。他们既没有完全倒向西方,也没有完全倒向东方,而是在两边都保持合作。
这种做法虽然经常被欧盟其他国家批评,但确实给匈牙利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比如中国的一些大企业就把地区总部设在匈牙利,比亚迪还在那里建了在欧洲的第一家工厂。
至于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起不起作用,还真的不好说,不过制裁从来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可现在的情况是,制裁似乎成了欧盟证明自己“道路正确”的方式,至于实际效果反而成了次要的。
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让欧盟内部的裂痕越来越深。
欧盟要是真想保持团结,可能得学会更多倾听不同成员国的声音,而不是一味要求大家统一步调。毕竟每个国家的情况不同,硬要套用同一个标准,结果可能就是面和心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