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副总统今年曾暗示中国,如果不接受关税就考虑战争,谁料音未落,中国高志凯教授就在国际辩论中,一句话把他怼得哑口无言:就这么说吧,美国要敢来,那我们就敢跟美国打。 美国这种套路这几年真是见怪不怪了,但凡想从别的国家身上捞好处又不愿平等谈判,就动不动把“战争”俩字拽出来当筹码,以为靠着几十年攒下的军事威慑力,就能逼得对方乖乖让步。 副总统这次暗示,其实是延续了特朗普时期的风格。 2018年,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时,就曾威胁要“全面升级”,包括军事选项。当时全球市场吓得直哆嗦,道琼斯指数一天内暴跌上千点,国际贸易额也缩水了5%。 历史数据显示,这种关税战往往两败俱伤,美国农民损失惨重,大豆出口额锐减了200亿美元,而中国消费者也承受了物价上涨的压力。 可美国政客似乎不长记性,总以为靠着多年积累的军事实力,就能唬住对手乖乖低头。这种霸权逻辑说白了就是:我拳头大,你就得听我的,不听?那就先吓唬吓唬你,哪怕根本没真打算动手。 高志凯教授的回应之所以让人拍手叫好,是因为它戳破了美国的虚张声势。教授在辩论会上没绕弯子,直接点出中国不怕威胁,敢于硬碰硬。 这背后有实实在在的底气支撑。中国近年国防预算稳步增长,2023年达到1.55万亿元人民币,比十年前翻了一番,重点发展了航母、导弹等防御性武器。 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报告指出,中国军事现代化让任何外部干预都代价高昂。类似事件也屡见不鲜,比如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和战争威胁,伊朗就强硬回应,结果美方最后不得不坐回谈判桌。 这种套路玩多了,反而让世界看清了美国的色厉内荏——表面上气势汹汹,实则怕真打起来自己吃亏。伏笔在于,这种策略可能适得其反,逼得对手更团结,反而让美国在国际上孤立无援。 美国动不动就提战争,根源在于其霸权思维作祟。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了唯一超级大国,习惯用武力恐吓来维护利益。但时代变了,新兴国家崛起,全球力量更均衡。 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分析,关税和战争威胁往往伤害美国自身,比如2018年贸易战让美国损失了30万个就业岗位。再看现实,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已超美国70%,贸易伙伴遍布全球,美国想单方面施压越来越难。 这种背景下,美国的威胁更像纸老虎,吓唬不住人。高教授的反击,不仅是中国声音,也代表了许多被压迫国家的共鸣——谁都不愿被当软柿子捏。伏笔埋在这里,如果美国继续这么玩,可能引发更多对抗,让世界局势更紧张。 面对这种国际博弈,你怎么看?是美国的威胁策略有效,还是强硬回应更明智?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聊聊国家间该如何避免这种危险游戏。
美国副总统今年曾暗示中国,如果不接受关税就考虑战争,谁料音未落,中国高志凯教授就
士气沉沉
2025-09-29 19:49:21
0
阅读: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