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的话,道破了生活最本真的模样:“吃喝玩乐,并不等于虚度光阴;吃苦耐劳,也不等于意义非凡;只要你想去做,任何事情都会被你赋予意义。人活着是没有意义的,所有表面上的意义都是为了掩饰本质上的荒诞,活着的目的就是永远活着。”
这番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困住我们的“意义枷锁”。
不必纠结“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这些宏大命题,太过执着不过是自寻烦恼。哲学家萨特曾说,世界的一切都是偶然,人类的存在本无理由,我们不过是在无意义中,为自己的生活赋予意义。
是啊,“有意义”与“无意义”,从来都是人为设定的框框。你认,吃苦耐劳是为生活奋斗的勋章;你不认,它不过是耗心费力的折腾;你喜,吃喝玩乐是享受生命的惬意;你厌,它才是虚度光阴的浪费。
人类文明于地球不过尘埃,个体悲欢于宇宙更是微末。什么对、什么错,哪有绝对标准?你的心,才是唯一的标尺,人活一世,求的不过是“心安”二字。
生命,才是最稀缺的馈赠。德国诗人歌德说:“人最大的罪过就是不快活。”若到耄耋之年回望,只剩满肚子辛苦、心酸与不甘,那才是真的白来这世间一趟。
我们努力、打拼、吃苦,本是为了把生活过好;若因为这些丢了快乐,反而违背了初衷。就像看似“浪费时间”的发呆、休息、吃喝玩乐,只要能从中得到欢喜,那便是最值得的时光。
叔本华说,人生如钟摆,追求意义本无意义,不如去爱、去生活,把每一天当作特殊的日子。人生不过是一场虚无的体验,不必行色匆匆赶路,慢一点,用愉快的心情去感受——出类拔萃也好,乐知天命也罢,开心,才是唯一的答案。
想开了就懂:什么是生活?只有自己高兴了,那才是生活。
所以,别再被“意义”绑架。做喜欢的事,吃爱吃的饭,陪中意的人,看向往的风景,去体验所有让你心动的快乐。享受生命的过程,把日子过成自己喜欢的模样,这便是活着最实在的终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