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老年性便秘有门道:几副老方子加巧思,辨证用药才管用
老年人便秘是常事儿,可别都当“上火”治,咱中医有好几套法子,得按证来调。
先说说俩常用的老方子。一个是张景岳在《景岳全书》里的济川煎,专挑那种“肾虚型”便秘——老年人肾气慢慢虚了,没法推动肠子蠕动,用这方子补着肾通肠子,好多老爷子喝了都管用。另一个是元朝危亦林的五仁丸,针对的是“津枯血虚”的情况,比如老人平时口干、舌头干,大便干得像羊粪球,这是血少、津液不够润肠子,五仁丸里的果仁能滋阴润燥,正好对症。我平时治老年性便秘,常把这俩方子搭着用,补肝肾、润肠道,效果比单用一个强。
还有个小窍门,不管用啥方子,总爱加芍药甘草汤。为啥?因为肝管“疏泄”,就像肠子的“开关”,肝的疏泄好了,肠子才能正常开阖排便。老年人肝阴肝血容易不足,疏泄没劲儿,加芍药甘草汤调着肝,肠子动得就顺了。有时候还会加一味紫菀,这是“提壶开盖”的巧劲——肺和大肠是“表里兄弟”,紫菀能宣通肺气,肺气往下走,自然能推着肠子排便,跟打开水壶盖子好倒水一个理。
其实治老年便秘,关键在辨证,总结了几步:
第一步先分虚实。老年人大多是虚证,毕竟年纪大了,身子骨没那么结实,实打实的“上火”便秘少得很,别一上来就用泻药,越泻越虚。
第二步再看跟哪个脏器有关:
🙋跟肺有关的,就用“提壶开盖”法,宣肺通大肠,比如加紫菀、杏仁。
🙋跟肾有关的,用“润下”法,像济川煎那样补肾润肠,肾的津液足了,肠子自然不干燥。
🙋跟肝有关的,要是大便干得像栗子,还可能伴着眼干、两肋胀,就以芍药甘草汤为主,再加点养肝血的药,调顺肝的疏泄。
🙋跟脾有关的更常见,老人脾胃弱,没力气推食物残渣,大便虽软但拉不出来,还总觉得累。这时候得用补中益气汤补脾气,特别是生白术,用量得大,一般起步30克,厉害的用到90克,把脾气补起来,才能推着大便往下走。
我之前遇过个八十岁的老太太,便秘好几年,大便软但就是拉不出来,走两步就喘。我一看是脾虚,开了补中益气汤,生白术用了60克,喝了三副,老太太就说拉得顺了,再调两周,彻底好了。
所以说,治老年便秘别瞎用药,辨准是哪个脏器虚、哪种原因导致的,用对老方子、加对辅助药,才能又稳又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