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2 年,嘉靖服下道士送来的 “仙药”,临幸端妃,一番云雨过后,他意犹未尽地睡着了。哪料想,半夜时分,16 名宫女摸进房间,干了一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 这年深秋的翊坤宫,烛火被风吹得微微晃动。杨金英攥着藏在袖中的黄绫布,指节泛白,身后跟着的 15 名宫女,呼吸都透着紧张。 明世宗朱厚熜于1521年继位,当时他从湖北安陆赶赴京城,面对礼部官员的安排,坚持以兴献王之子身份继承皇统,而非皇太子礼仪。这引发了大礼议之争,经过激烈辩论,他最终确立了皇权的权威性。在登基初期,朱厚熜表现出勤政的一面,他经常批阅奏章至深夜,支持王守仁平定思恩田州叛乱,朝野一度出现中兴气象。 但随着时间推移,他逐渐沉迷于道教长生之术,大量召集道士入宫,耗费巨资兴建道观。这种迷信行为直接影响了宫廷管理,他强迫宫女服用催经药物,以采集经血炼制红铅丸,导致众多宫女因血崩而亡。朱厚熜的性情也变得暴躁易怒,动辄鞭笞宫女,甚至因琐事杖毙数十人。宫中氛围日益压抑,宫女们积累了强烈不满。同时,他独宠曹端妃,王宁嫔因失宠而心生怨恨。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酿成了宫廷内部的紧张局面,最终引发了1542年的重大事件。 1542年10月21日夜晚,朱厚熜在曹端妃的翊坤宫就寝。在此之前,他服用道士进献的丹药,以求长生。当夜,杨金英带领15名宫女进入房间,她们使用黄绫布条作为工具,试图勒住朱厚熜的脖子。参与者包括杨玉香、邢翠莲、姚淑翠、关梅秀、刘妙莲、陈菊花、苏川药、杨翠英、王秀兰、邓金香、黄玉莲、张春景、徐秋花和张金莲等人。这些宫女大多十四五岁,长期遭受虐待。 王宁嫔在事件中起到指使作用,她因失宠而推动此事。过程中,杨金英等人合力拉紧布条,但不慎打成死结,无法进一步收紧。朱厚熜虽受伤,但未立即死亡。宫女们随后使用簪子刺击其身体,造成多处伤口。张金莲在慌乱中脱离群体,前往方皇后寝宫报告此事。方皇后迅速召集侍卫赶到现场,将宫女们制服,并传唤太医进行急救。朱厚熜经过治疗逐渐苏醒,但喉部肿胀,短期内难以言语。这次事件被称为壬寅宫变,是明朝历史上罕见的宫女集体反抗案例。 事件曝光后,朱厚熜下令对涉案人员进行严惩。杨金英等16名宫女被捕,并被判处凌迟处死,同时株连其家族。王宁嫔和曹端妃虽辩称无辜,但因朱厚熜苏醒后指认,也被处以相同刑罚。行刑过程残酷,刽子手逐刀切割,涉案者无一幸免。此事对朱厚熜的影响深刻,他从乾清宫迁出,移居西苑永寿宫。此后20余年,他不再上朝,而是通过锦衣卫和东厂监视朝臣,导致朝政日益混乱。 严嵩等权臣趁机把持大权,贪腐问题加剧。朱厚熜继续沉迷炼丹,直至1567年驾崩。这次宫变暴露了明朝中后期皇权专制的弊端,宫廷内部的压迫引发底层反抗,同时也加速了王朝的衰落。历史记载显示,此事件虽失败,却反映出社会矛盾的积累,对后世研究明代宫廷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
乾隆之所以选择嘉庆当皇帝,原因也是很无奈的。因为在嘉庆之前,乾隆先后选择了5位接
【8评论】【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