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锅!延安烤肉店专坑外地人,阴阳菜单差出59元,老板娘狡辩甩锅太离谱 谁能想

古巷中觅诗的文人 2025-09-28 14:38:53

炸锅!延安烤肉店专坑外地人,阴阳菜单差出59元,老板娘狡辩甩锅太离谱 谁能想到,去延安旅游吃顿烤肉竟能撞上“地域刺客”?近日,陕西延安宝塔区“浪子烤肉店”的操作彻底惹怒全网——有博主实测发现,这家店竟靠听口音给菜单“分级”,本地人和外地人点一模一样的菜,结账时硬生生差了59元,一场揭穿骗局的对峙更是充满戏剧性。 事情得从博主的一次“卧底测试”说起。他和朋友分工,一人操外地口音,一人说本地话,分开走进这家烤肉店。刚落座,操外地口音的博主就被服务员热情推荐“陕北特色菜”,22元一份的辣白菜号称“做法独特”,结果尝起来和普通白菜没两样。可等朋友发来菜单,博主当场懵了:同样的烤锅巴,自己的菜单标26元,朋友的只要15元;羊杂差10元,啤酒差7元,算下来整整多花59元。 更气人的是后续对峙。博主拿着证据质问老板娘,对方一口咬定“店里就一种菜单”,可当博主指着柜子上的另一沓菜单追问时,她要么拿错版本谎称“就这一种”,要么干脆说“那不是菜单”。见瞒不住,老板娘又改口“老顾客给折扣”,可博主的朋友明明是第一次进店,只因说本地话就享了“优惠”。被戳穿后,老板娘竟要抢手机删视频,还慌忙藏起高价菜单,活脱脱一副“做贼心虚”的模样。 等到视频曝光,老板娘的操作更显荒唐:先发视频说“是会员菜单和普通菜单的区别”,转头又甩锅“前员工报复做局”,可这些说辞全被网友戳破——本地网友直言“这家店早这么干了”,显然是惯犯。更过分的是,店家不仅搞阴阳菜单,还只开手写结账单,连发票都开不出来,处处透着猫腻 。 消息一出,网友瞬间炸了锅。有人怒批“吃相太难看”:“游客是来消费的,不是来当冤大头的!这哪是做生意,分明是抢钱!”也有人心疼受害者:“出门旅游本是开心事,被这么算计太恶心,以后还敢随便吃饭吗?”还有人担心:“一家店坏了一座城的名声,延安的形象都被拖累了!”争议里满是对这种“地域歧视式宰客”的愤怒。 好在正义来得不算晚。9月27日,延安市宝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直接通报:查实该店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搞差异化定价,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已责令停业整改、立案调查,还被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市监局也坦言“日常监管有薄弱环节”,承诺会加大查处力度 。 这场闹剧看似是“一顿饭的差价”,实则藏着刺眼的道德缺失和人性贪婪。从道德上说,做生意最讲“诚信为本”,这家店却把“欺生”当生意经,用口音给人贴标签,把游客的信任踩在脚下,既辜负了消费者的善意,也砸了自己的招牌。从法律上讲,这种行为根本不是“折扣”,而是赤裸裸的价格欺诈,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早已触碰底线。 老板娘的狡辩更暴露了人性的自私:被揭穿后不想着认错,反而编瞎话、甩黑锅,以为能蒙混过关,殊不知“欲盖弥彰”只会错上加错。要知道,游客愿意为地域特色买单,买的是风味和情怀,不是被算计的“冤大头费”;本地人支持家乡生意,靠的是口碑,不是“特殊待遇”的遮羞布。 其实,无论是做餐饮还是干其他行当,“公平”二字永远是立身之本。一家店能走得远,靠的是味道和诚意,不是投机取巧的宰客套路;一座城能吸引游客,靠的是文明和温度,不是藏着掖着的算计。希望这次处罚能给所有商家敲个警钟:诚信才是最好的“生意经”,坑蒙拐骗迟早会翻车。 也想给出门在外的朋友们提个醒:遇到这种不公别忍气吞声,及时打12315投诉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盼着所有商家都能守住底线,让“阴阳菜单”彻底消失,不管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能吃得放心、花得舒心——毕竟,真正的好生意,从来都不屑于搞“双重标准”。

0 阅读:32
古巷中觅诗的文人

古巷中觅诗的文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