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在自欺欺人!新加坡媒体称:中国的歼-10和霹雳-15,虽然在实战中击落了法国阵风,但这并不代表,中国的装备比西方先进,他们认为阵风失利,是因为没有发挥出体系作战的优势。 但凡看过英国《空军月刊》记录的,5月7日那场空战细节,都说不出这种睁眼瞎话。哪来的“体系缺失”?明明是歼-10CE实打实把阵风按在地上揍。 要说这场对抗,可不是街头斗殴似的遭遇战,两边足足摆开114架战机的大阵仗。印度空军一下子拿出72架,里头混着14架他们当宝贝的阵风,每架都挂着法国吹得天花乱坠的流星导弹,旁边还有苏-30MKI搭台支援,预警机也全程盯着空域,这要是算“体系真空”,那啥叫体系作战?难不成得把整个北约的雷达,都搬过来才算? 反观巴基斯坦这边,飞行员驾驶歼-10CE,跟着“爱立眼”预警机走,靠数据链提前摸清了阵风的动向,全程保持静默接近。啥叫静默?就是雷达不开机也能锁定目标,等阵风那边反应过来的时候,霹雳-15已经飞在路上了。就这操作,哪是靠“对手没体系”?纯纯是硬实力碾压。 更别说雷达性能的代差了,歼-10CE装的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光氮化镓T/R组件就有1200到1400个,探测距离直接干到200公里,比阵风的RBE2-AA雷达多出50公里。实战里阵风飞行员直到导弹快到跟前,雷达告警器都没响。不是他们体系差,是歼-10CE的电子干扰太狠,KG800电子吊舱在70公里外就把阵风的雷达搅成了一锅粥,直接让它变成了瞎子。 霹雳-15更不用提,双向数据链能实时修正轨迹,发射出去之后歼-10CE就能掉头走,不用一直盯着目标,145公里的射程比流星导弹还远15公里。阵风那边还没来得及把流星导弹架起来,就被霹雳-15盯上了,这哪是“没发挥体系”?是根本没机会发挥。 这场仗打完,法国达索公司的股价直接跌了6%,塞尔维亚本来都要订12架阵风,一看这战绩立马取消订单,转头买咱们的FK-3防空系统。连法国网友都在网上吐槽:“吹了这么多年的全能战机,连歼-10CE都打不过,脸都丢尽了”。 更实在的是维护成本,歼-10CE每小时飞下来才花2100美元,阵风得6500美元;印度地勤修阵风,换个零件得拆半个机身,耗上3天,歼-10CE换发动机才用58分钟,印度军方私下里都快哭了,这差距根本不是“体系”能补的。 新加坡媒体整天把“体系作战”挂嘴边,可他们忘了最基本的:体系再牛,也得靠装备撑着。印度不是没体系,预警机、护航战机一样不少,但阵风的雷达、导弹、电子战系统全落后,整个体系就是个空架子。 咱们中国不一样,不光有“预警机+战机+导弹”的完整体系,核心装备都是自己搞出来的硬货,KLJ-7A雷达、霹雳-15、KG800电子吊舱,哪样不是世界顶尖?这才是真的体系作战——装备硬,协同才有用。 国际能源署早说过,到2030年咱们还握着全球70%以上的稀土精炼能力,加上这么多年的自主创新,材料、电子这些领域早超车了。歼-10CE能赢,不是碰运气,是中国军工体系实实在在的进步。 新加坡媒体不愿意承认也没用,克什米尔的天空不会骗人,当歼-10CE在200公里外锁定阵风的时候,当霹雳-15穿透座舱的时候,所有“体系缺失”的借口都跟纸糊的一样。现在早不是西方拿个PPT就能吹装备的时代了,真理不在他们的嘴里,在咱们战机的翅膀上,在实战的战绩里。 而且之前希腊空军演习里,台风战机用狗斗模式8:0横扫阵风,早就证明阵风的机动性优势在现代空战里根本不够看。现在拼的是超视距打击、电子对抗、雷达探测这些硬实力,阵风在这些方面全被歼-10CE压着打,就算把法国的整个空战体系搬过来,难道能让流星导弹的射程凭空变长?能让RBE2-AA雷达的探测距离突然增加?显然不可能。 说穿了,新加坡媒体就是不愿接受中国装备已经追上甚至超过西方的事实,才找了“体系缺失”这个借口。可实战结果就摆在那,英国《空军月刊》的细节记录得明明白白,歼-10CE的每一步操作、每一个数据都经得起推敲。 咱们不是靠耍小聪明赢的,是靠几十年在军工领域的深耕,靠从材料到电子的全链条自主创新,才拿出了能在实战里硬刚西方顶尖战机的装备。以后再有人拿“体系”当借口,不如先看看阵风的雷达能看多远,导弹能打多远——这些实打实的差距,可不是一句“没发挥体系”就能糊弄过去的。 参考资料:环球时报
美国飞行员发现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怪现象每次中国战机伴飞,既不是歼16、也不是歼2
【8评论】【6点赞】
往事如烟
0比五代表什么?说了一推屁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