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话语背后的战略转向 雷军这次不再用“接近”或“媲美”这类留有余地的词,而是直接喊出“最强”,甚至强调“因为太强了”所以跳过16直接命名17。这种表达方式,本身就背离了“话不说尽有余地”的智慧。这更像是一种战略上的必要冒险,目的是强行打破公众对小米“追随者”的固有印象,为高端化之路撕开一个口子。 他特意强调小米17是“史上最强标准版旗舰”,这个“标准版”的限定词,以及同时推出性能更强的Pro和Pro Max机型,本身就是在“最强”的绝对宣称下,为自己预留的内部台阶。这好比一位聪明人,在表明立场时,既给出了强烈的信号,也懂得“责备时,不把话说得太透,保全对方的面子,也周全了彼此的关系”。 2. 把话说满的双刃剑 高预期与严苛审视:宣称“最强”无疑会拔高市场期待,使得用户和评测机构会以更严苛的标准审视产品。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被放大,导致“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的反效果。这与“事不做尽有余路”的智慧相悖,没有给自己留足应对意外的缓冲空间。 行业靶心:在竞争激烈的手机行业,如此高调的宣言无疑会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竞争对手可能会集中火力进行对比和质疑。这就像《三国演义》里的王朗,战前夸下海口,结果却适得其反。虽然商业宣传不同于战场厮杀,但“把话说得太满,一旦变故丛生,就会使自己陷入难堪”的道理是相通的。 3. 话语之外的留白智慧 尽管口号显得绝对,但雷军在具体阐述时,依然留下了一些值得玩味的“余地”。例如,他将对比限定在“标准版”范围内,并与特定的iPhone 17系列机型进行比较。这种 “田忌赛马”式的比较策略,在看似绝对的“最强”宣称下,其实隐含了具体的比较条件和范围,这本身就是在绝对中寻求相对,是一种实际的“留白”。 更重要的是,他同时坦言高端化之路“说成功还太早”。这种对宏大目标保持谦逊,而对具体产品展现极度自信的姿态,某种程度上也是在践行“事不做尽有余路”的智慧,即在冲锋时高喊口号以振士气,但对漫长的征程保持清醒。这避免了“把事情做绝”,为未来的发展留有了空间和退路。 4. 更明智的表达可能? 从“话不说尽”的智慧角度看,或许有更稳妥的表达方式。例如,可以更强调小米17在特定核心体验(如续航、性能调校)上的显著优势,而非简单的“最强”定性。这样既突出了亮点,又避免了不必要的争议和风险。正如“真正聪明的人从来不会把话说透”,点到为止,有时更能引导对方自己思考并信服。 或者,可以更多采用“我们认为在相同价位段,小米17提供了无与伦比的体验”这类既自信又能规避绝对化比较的表述。这类似于社交语言中使用的“沟通缓冲带”,让表达更显稳妥和真诚。 归根结底,商业世界的话语既是技术实力的体现,也是营销策略的博弈。雷军此次的“把话说满”,是一次高风险高回报的品牌冲塔。其最终是否“明智”,将不由发布会上的口号决定,而将由产品的实际体验和用户的长久口碑来验证。时间,才是检验“大话”的最终法官。 你觉得在商业竞争中,这种略显绝对的宣言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1.话语背后的战略转向 雷军这次不再用“接近”或“媲美”这类留有余地的词,而
海雪聊汽车呀
2025-09-28 11:29:4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