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建出了个大“乌龙”,原本准备花3亿在荒漠里建个发电厂,没想到过了10年,这地方最有名的反而不是基建,而是牧场和羊肉。更有趣的是,工程队还无意中解决了一个全球困扰的重大难题。 青海塔拉滩以前基本没人过去,风大沙重,天生就不适合人类,国家着手在这里建光伏发电基地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利用这里将近三千小时的日照优势把太阳能转化成清洁电,但麻烦的是沙尘吹个不停,光伏板上全是灰,耗不起设备和人力,土地干得厉害,连板子都难安稳。 技术员大着胆子动了点小脑筋,把光伏板往高处一抬,想先解决备件维护问题,顺手撒了草种子,结果板子的阴影、偶尔的水珠、露水都帮上了大忙,没过几年大片荒地慢慢出绿,原来的光秃沙地多了一片片草坪,好多长期吃沙的地方终于见了绿意。 草长起来本来是好事,但新问题马上冒出来,草长太快,光伏板被挡住影响发电,冬天草一干安全隐患也来了,人手去割草钱花的多效率还不高,正愁着,牧民家的羊自己就钻进来了。 羊喜欢光伏板下的阴凉地,草多吃得又快,羊群进来后还顺带肥了地,整个园区突然形成了个小循环,羊越吃草越旺、越长,草养得羊也越来越多,羊多了热闹了,附近人也有了活干,以前这里的牧民只能在戈壁挣点辛苦钱,结果现在羊肉不但供上大市场,收入一年比一年多,生活也改善了不少。 对光伏园区来说羊群就是天然维护队,草控制得当自然省下不少人工费,发电量上去了设备寿命也更长了,一年下来少花了许多维护成本,相当于多省了一大笔真金白银,当初担心的环境恶化问题也得到缓解。 整个项目成了水光互补的新典型样板,青海高原用光伏发电,同时靠边上的水资源调节波动,电力更稳定,每年电都能大规模送往全国,带动新能源产业发展,而生态修复和养殖业是免费获得的“增值收入”,生态效益显而易见。 这些年下来,青海塔拉滩光伏园区不只是能源基地那么简单,水、草、羊、电这一切看起来没多少关联,真正做起来却能形成循环,原来当基建和自然不再较劲,而是顺势而为,碰撞出的东西都让人意外又惊喜。 【信息来源:光明网——戈壁滩变身光伏牧场 海峡快讯——不浪费每一分土地!外媒突然发现,中国悄悄在沙漠里干了件大事】
中国基建出了个大“乌龙”,原本准备花3亿在荒漠里建个发电厂,没想到过了10年,这
明明很懂行
2025-09-27 11:12:2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