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当了两回总统,终于发现一个问题,只要不跟中国对着干,美国就还是超级大国。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09-27 10:52:12

特朗普当了两回总统,终于发现一个问题,只要不跟中国对着干,美国就还是超级大国。 特朗普2018年刚上任就急着摆谱,3月签了行政令对进口钢铝加25%关税,转头就把枪口对准中国,首批340亿商品先挨了一刀。他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一来能缩小对华贸易逆差,二来能逼美国工厂回流本土,把“中国制造”的饭碗抢回来。哪儿想到这棒子挥出去,先砸了自己的脚。 中国反手就盯着美国大豆、猪肉下手,这一下直接戳中美国农民的命门。特朗普之前拍胸脯说“中国离不开美国的粮食”,结果中国转头就跟巴西、阿根廷签了大单。 2017年美国还卖给中国91亿美元大豆,占自家出口的六成,到2018年直接跌到18亿美元,跌了足足80%。美国农场里的大豆堆成山卖不出去,价格跌到十年最低,豆农们拿着补贴都不够本,好些人直接破产了。美国想把少卖的大豆转卖给欧盟和日韩,折腾半天也补不上中国市场的缺口,全年总出口反而降了3%。 制造业回流的美梦更成了笑话。特朗普本来以为加了关税,企业就得把工厂搬回美国,结果苹果、特斯拉这些巨头压根不买账。 苹果大中华区的老总直接说,全球200家主要供应商里80%都在中国生产,东莞的组装线一天能出几十万部iPhone,搬去别处根本找不到这么全的产业链。 特斯拉上海工厂更夸张,平均37秒就下线一台新车,本土化零件占比95%,产能翻倍的速度让美国本土工厂望尘莫及,高管们天天跑国会游说减税,就怕关税涨了砸了自家饭碗。反观中国,非但没被关税压垮,反而逼着自己升级,5G、AI、新能源一个个突破,倒像是给发展踩了油门。 这时候特朗普还没醒,总觉得是力度不够,一门心思觉得再加点压中国就服软了。他哪儿想过,全球化早把中美绑在了一起,美国企业的根都扎在中国供应链里,动中国就是动自己的钱袋子。 2025年特朗普第二任期刚开局,又玩起了更狠的招数,4月2号签令先给中国商品加34%的税,8号涨到84%,11号干脆飙到145%,简直是逼着中国硬碰硬。 中国也不含糊,4月10号就回敬84%的关税,贸易战直接升级到白热化。特朗普盯着财政部那笔账,想着年底能收3000亿关税,美得不行,可没几天就笑不出来了。 关税这东西从来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全转嫁到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头上。钢铝关税刚涨那阵,美国钢价就涨了33%,铝价涨11%,汽车、家电企业的原材料成本直线飙升。 到2025年这轮加税,通胀直接炸了锅,美联储预测核心通胀能冲到4.7%,GDP增速却砍到0.6%,典型的“滞胀”苗头。最惨的是汽车业,电动车价格一涨再涨,消费者投诉堆成山,以前卖得火的特斯拉,加税后贵了快一万美元,好多人干脆不买了。 美国企业这回是真急了。哈雷戴维森早年前就被逼得把工厂迁到海外,通用汽车直接警告政府,关税再涨就得裁员。270多家商业组织联名写信给国会,要求限制总统乱加税的权力,说再这么折腾国家利益都得赔进去。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说得实在,“中国供应链是个奇迹”,转头就宣布要卖新芯片给中国,生怕被排除在这个市场外。这些企业比谁都清楚,中国不只是生产基地,还是14亿人的大市场,丢了中国业务,财报根本没法看。 特朗普想靠关税逼中国让步,结果把美国经济逼到了墙角。美联储本来计划2026年才降息,现在不得不提前到2025年底,就怕通胀把经济拖垮。 这时候他才慢慢琢磨过味儿来:关税收的那点钱,跟通胀搅乱的大盘子比,就是捡芝麻丢西瓜,对抗根本不是出路。就在特朗普焦头烂额的时候,78岁的克林顿在《华盛顿邮报》的专访里说了句大实话,一下子戳中了要害。 他语气平静地说,中国崛起是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现代化进程,经济体量超过美国是早晚的事,美国过去犯傻,以为政策能改中国,现在后悔都来不及了。他还忍不住替美国求情,希望中国以后能手下留情,这话听着窝囊,却是实打实的真相。 克林顿这话算是把窗户纸捅破了。美国这些年总觉得自己是老大,能凭着实力逼别人听话,却忘了全球化早把世界连成了一盘棋。中国不是当年的日本,既不是靠美国市场喂大的,也没那么容易被掐断供应链。 美国大豆能被巴西替代,iPhone组装线搬不走,特斯拉离不开上海工厂,这些都说明中国在全球产业链里的位置早不是“可有可无”了。特朗普第一任期没听进去,第二任期硬来一场,结果通胀烧得老百姓骂街,企业怨声载道,超级大国的脸面都快挂不住了。 最耐人寻味的是克林顿最后那句话,希望中国超美后手下留情。这话听着窝囊,却道出了美国的真实处境:现在的中国早就不是能被压制的对象,合作才能双赢,对抗只能双输。 特朗普折腾了两任总统才慢慢想明白这个理儿——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从来不是靠跟中国对着干维持的。

0 阅读:0
念薇评娱乐八卦

念薇评娱乐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