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98%出口商品卖给中国,都是什么商品?说句你们不敢信的,它出口的很多商品,普

凡之谈世界 2025-09-27 00:05:10

朝鲜98%出口商品卖给中国,都是什么商品?说句你们不敢信的,它出口的很多商品,普通人估计用不到! 最让人意外的是,占朝鲜对华出口一半多的居然是假发和假睫毛,2023 年这一项就卖了 11.8 亿元,差不多每两块钱出口额里就有一块来自这个行当。别以为这是现成的假发成品摆着卖,其实全是半成品,得先运到中国再加工。 朝鲜工人做这活儿有优势,手工精细还便宜,中国加工一顶高端假发要一千块,在朝鲜三百块就能拿下,而且工人纪律性强,很少跳槽,中国企业都愿意把原料送过去做初加工。 山东平度是全球有名的 “睫毛之都”,那边很多毛料都是先运到朝鲜钩织成半成品,再拉回来染色、修剪、包装,最后贴个 “中国制造” 的牌子卖到欧美日本,谁也想不到这背后有朝鲜工人的手艺。 现在更有意思,中国企业用 AI 扫客户照片生成头型数据,传到朝鲜工厂让工人手工钩织,这 “机器出图、人工干活” 的模式,让朝鲜成了国际时尚产业链里隐形的一环,可普通人买假发时,压根不会追究这手工是谁做的。 除了人工做的假发,朝鲜地下的宝贝也在往中国运,只是这些宝贝同样落不到普通人手里。 朝鲜国土 80% 都是矿产宝库,铁矿石储量有 90 到 110 亿吨,茂山铁矿的矿石品位能到 63.5%,比中国平均水平高一倍还多,菱镁矿储量更是全球第一,钨、石墨这些稀有矿产也排进世界前十。 可这些矿大多是以原矿的形式运到中国,2023 年矿产和初级钢铁加起来卖了 2 亿多,刚到假发收入的五分之一。 不是朝鲜不想卖成品,实在是技术和设备跟不上,国际制裁连挖掘机零件都买不到,国产挖掘机在中国能用十年,在朝鲜三年就报废,好好的矿只能眼睁睁躺着。 这些矿石运到中国丹东港后,直接送进钢铁厂炼钢筋,或者提炼稀有金属做电子元件,你路过的建筑工地里的钢材,手里手机里的芯片,说不定就含着朝鲜的矿产,可谁能把这些成品和朝鲜原矿联系起来呢? 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电力出口,一个自己国内经常停电的国家,居然还在给中国送电。2023 年朝鲜卖给中国 5.36 亿千瓦时电力,赚了 1.57 亿元,占出口额的 7.64%。 去过朝鲜的人都知道,平壤的高级酒店都备着手电筒,农村更是说停电就停电,可他们还是要把电卖出来,说到底就是缺外汇,哪怕自己摸黑过夜,换点钱回来也得干。 这些电主要通过边境管道送到中国东北的城镇,用来满足当地工业和居民的基础用电需求,电流一进电网就混在一起,谁也分不清哪度来自朝鲜,普通人更不会意识到自己用的电里有这么一段特殊来源。 除了这几样主力,朝鲜还有些零散的出口货,照样跟普通人没多大关系。2023 年毛料出口涨了 18.5%,这些纺织原料都被中国代工厂收走做进一步加工,最后变成衣服面料也见不到朝鲜的痕迹。 还有碳化硅这种炼钢的重要原料,玻璃板、蚕丝这些工业用品,要么直接进工厂当辅料,要么加工成高档纺织品,就算最终产品到了普通人手里,也没人会追究源头原料的出处。 偶尔能见到点朝鲜土特产,比如高丽参、松茸、明太鱼,可这些东西包装太差,丹东的贸易商都说 “海参品质一流,包装像地摊货”,根本卖不上价,也成不了气候。 为啥这些商品普通人都用不到?核心就是朝鲜出口的大多是没加工的原料或者半成品,不是直接能上手用的成品。国际制裁把朝鲜的外贸路堵得很死,只能靠中国这个大市场,而中国刚好需要这些原料来补工业缺口。 朝鲜自己没能力做深加工,只能卖初级产品换外汇,这些货一进中国就被工厂消化掉,变成钢筋、芯片、假发成品,最后带着 “中国制造” 的标签流通,自然见不到 “朝鲜制造” 的影子。 说起来也挺无奈,朝鲜家里有矿,劳动力也扎实,可就是受限于制裁和技术,只能做最基础的环节。 2023 年全年出口才 20 亿人民币,还不如中国一个小城市的超市营业额多,而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却高达 150 亿,贸易差额大得惊人。 近几年朝鲜也在想办法改变,从中国进口光刻胶材料的量涨了 83%,想搞低端芯片封装,还引进水上乐园设备、沙滩伞,打算发展旅游业,毕竟总靠卖假发和矿石不是长久之计。 其实咱们身边到处都是朝鲜出口商品的影子,只是没人会特意留意。你家墙上的钢筋可能含着朝鲜的铁矿,手里手机的传感器可能用了朝鲜的钨矿,甚至理发店的高端假发都有朝鲜工人的手工,只是这些 “贡献” 都藏在了产业链的最上游。 朝鲜 98% 的出口都依赖中国,不是选择少,是实在没别的路可走,而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原料和半成品,就是支撑起这份贸易的全部家底,只是普通人这辈子都未必能直接碰到它们的 “真身”。

0 阅读:57

猜你喜欢

凡之谈世界

凡之谈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