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国一口气印钞37万亿,把欠的债都还了,会发生什么?美国一旦这么干,第二天就会被中国、俄罗斯、英国、法国这四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联手踢出国际圈子,最后倒霉的反而是美国老百姓。 美国联邦债务规模已超过37万亿,相当于全国经济产出的130%以上。这种债务水平让政府每年支付利息超过1万亿,接近国防预算总额。主要债务持有者包括日本、中国、英国和法国等国,这些国家通过金融机构和养老基金持有大量美债。日本持有约1.13万亿,中国约8000亿,英国和法国也分别持有数千亿。 俄罗斯虽持有较少,但作为能源出口大国,其经济与美元体系紧密相连。政府内部不断辩论债务上限调整方案,有人主张增税,有人建议减支,但印钞选项始终被视为禁区。美联储强调货币供应需与经济增长匹配,否则将引发价格失控。国际上,中国推进人民币在贸易中的使用,俄罗斯调整能源结算方式,英国金融区密切监控美元波动,法国在欧盟框架下维护欧元区稳定。这些国家视美债为重要资产,同时警惕潜在风险。债务压力持续积累,决策层清楚极端措施将引发广泛连锁效应。 假如美国选择一次性制造37万亿新货币清偿债务,这相当于债务货币化,美联储直接收购国债,将资金注入流通体系。货币供应量激增将导致美元价值急剧下降,因为市场供给过剩类似于商品泛滥时价格被迫降低。持有美债的国家和机构将遭受巨大损失。中国作为主要债权人,其外汇储备将大幅缩水,金融稳定性面临挑战。 俄罗斯能源出口依赖美元标价,转向其他货币结算将加速。英国伦敦金融中心持有大量美元资产,养老金和银行体系将直接受波及。法国作为欧元区成员,区域金融平衡将因美元波动而动摇。这些国家可能联合谴责美国行为,宣布抛售剩余美债,推动替代支付系统。全球贸易结算混乱,石油和商品定价转向非美元货币,发展中国家经济率先承压。美联储承认货币扩张超出经济增长将引发价格上涨,本土物价将迅速攀升。 历史经验显示,这种大规模印钞往往引发恶性通胀。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印钞导致每月价格涨幅超过30000%,民众需每日调整采购以应对价格翻倍。津巴布韦2008年钞票面值达万亿,却无力购买基本用品。这些案例均源于货币扩张远超经济产出。美国规模更大,37万亿相当于现有货币供应量的数倍,一旦释放,通胀率可能轻松突破10%。 本土进口商品如石油和电子产品价格将大幅上涨,中低收入群体购买力直线下降。企业面临成本增加,利润压缩,进而减产和裁员,失业率快速上升。专家估算,债务货币化失控将启动恶性循环,股市和债市全面崩盘。美联储领导层每日讨论平衡策略,过多制造将致信誉破产,过少则经济停滞。此次一次性行动将无退路可言。 国际层面问题更为棘手。中国不仅是债权人,还是全球制造业中心,美元贬值将损害其出口,但已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逐步减持美债。俄罗斯资源出口转向欧元或本币结算,以规避风险。英国作为最大离岸美元中心,资产占比高,损失将传导至养老金和银行体系。法国推动欧盟金融自主,欧元区稳定依赖美元有序运行。美国此举将引发这些国家强烈反弹。 外交领域,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平时在地缘事务中博弈,此次经济层面集体施压将成为现实。2022年俄乌冲突后,西方冻结俄罗斯资产,现可能反向操作,联合制裁、债券抛售、加速去美元化,将美国排除在国际机制之外。贸易壁垒升高,美元储备地位动摇,全球金融格局重塑。 印钞行动后,美国经济将陷入恶性循环。通胀率迅速超过10%,民众日常支出翻倍,企业缩减规模导致失业攀升。国际上,BRICS国家加速构建区块链支付系统,石油贸易避开美元,美国进口成本暴增,出口乏人问津,经济趋向孤立。中国持续减持美债,人民币全球使用步伐加快。俄罗斯能源出口转向欧元,英国养老金体系重配资产,法国推动欧盟独立。
中国正在逃命;而日本只能等待灭亡!还以为中国抛售美债,只是普通的金融操作?错了!
【2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