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正式宣布了:“一个国家的钱包空了,怎么办?”巴基斯坦的答案很直接,找中国,发熊猫债。 先说巴基斯坦的家底儿吧。2025年上半年,这国外汇储备一度跌到100亿美元以下,外债却堆积到1300亿美元以上,大部分还是美元计价的。汇率一波动,就跟坐过山车似的,财政预算直接被拖累。想想看,进口能源、还债本息,全得用美元买单,储备金像漏水的桶,几个月就空一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那时候刚批了30亿美元援助,但杯水车薪,够塞牙缝儿都不行。巴基斯坦政府一看,这路子走不通,得找新出路。结果呢?他们瞄准了人民币市场,计划发行2到2.5亿美元的熊猫债券。这债券是啥?简单说,就是外国机构在中国境内用人民币发行的债,买的人主要是中国银行和基金。巴基斯坦这是头一遭干这事儿,2025年1月财政部长奥朗则布在香港亚洲金融论坛上就放话了,说要从中国投资者那儿筹钱,时间表是六到九个月内搞定。 为啥选熊猫债,不去欧美市场接着借美元?这儿得细想。美元债的利息高不说,还得扛汇率风险。人民币对巴基斯坦卢比的波动小多了,中国经济稳,市场流动性强,融资成本低个1-2个百分点,就能省下不少银子。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熊猫债市场发行规模超1000亿元人民币,平均收益率在2.5%左右,比国际市场美元债低。巴基斯坦这步,等于避开了美元的“坑”,直接用人民币结算,还能顺带推基础设施项目。钱用到哪儿?医疗设备升级、能源电站扩建、水利渠道修复,这些都是民生痛点。医院缺机器,停电天天有,水灾一闹就淹田,资金一到,就能慢慢补上窟窿。 奥朗则布这人背景硬,银行家出身,当过哈比银行CEO,带队扭亏为盈,从120亿卢比利润干到570亿。他上任财政部长后,第一件事就是债务重组,砍掉无效支出,推税收改革。3月27日,他在公开场合说,今年必须发首只熊猫债,体现对中国市场的信任。4月26日,去华盛顿开会,顺道对媒体透露,已向中国申请把货币互换额度从650亿元人民币增到750亿元,约合14亿美元。这互换额度是两国间的“备用金”,巴基斯坦急用时能直接换人民币,花掉再还。年底前发债的计划,也在这时候敲定。7月7到11日,巴方代表团飞北京,办路演会,跟中国银行家聊宏观经济、债务改革,还秀了债券结构:三年期,私募配售,只卖给合格机构投资者。会上,他们强调监管流程透明,信用评级有增级安排,风险可控。中国那边反馈积极,五家中企投标帮忙,律师事务所和评级机构都上阵。 这事儿进展到哪儿了?到2025年9月,巴基斯坦还“很有希望”在12月前完成发行。亚洲开发银行和亚投行给了背书,承诺信用担保,帮着拉低利率。目标是7500万美元流入,先从熊猫债起步,再加商业融资。为什么国际机构这么支持?因为巴基斯坦是“一带一路”重点国,中巴经济走廊投了600多亿美元的项目,公路、港口、电站全靠这合作续命。熊猫债一发,不仅给巴基斯坦输血,还给中国投资者新渠道,人民币国际化多一步。想想,2015年人民币进SDR篮子后,全球用人民币交易的份额从2%涨到4%以上,熊猫债就是推手之一。巴基斯坦这单,规模不大,但信号大,证明新兴市场开始多元化债务,不再死磕美元。 再深挖点,这步棋对巴基斯坦经济有啥实打实的冲击?短期看,2.5亿美元够缓冲外汇缺口,稳住汇率,不用急着卖黄金或印钞。长期呢?资金直投基建,能拉动GDP增长0.5-1个百分点。2025年第二季度,巴基斯坦增长率已从1.8%回升到2.5%,部分归功于这种融资创新。别忘了,巴基斯坦经济结构弱,农业占GDP 20%,但洪水一冲就瘫;制造业依赖进口,能源短缺拖后腿。中国资金进来,能补这些短板,还带技术转移。比方说,能源项目用上中国设备,效率高30%,成本降20%。当然,这不是万能药,巴基斯坦还得管好内部事儿,腐败问题、税收漏损这些,得继续挖。
中国正在逃命;而日本只能等待灭亡!还以为中国抛售美债,只是普通的金融操作?错了!
【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