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四川卫视女主持人佟瑶,聚完餐回酒店的路上,因为内急下车去路边草丛小解,没想到,10分钟过后,现场只剩下了一只高跟鞋,人却不见了! 2015 年 8 月 20 日清晨,成都的一间公寓里,4 岁的小女孩扒着窗台,手里攥着妈妈佟瑶出发前买的小熊玩偶。 “妈妈今天会带杭州的小点心回来吗?” 她抬头问奶奶,却没得到回应 —— 此时,奶奶手里正攥着四川卫视打来的紧急电话,听筒里的声音让她浑身发抖,连话都说不出来。 孩子不知道,妈妈再也不能兑现 “带点心回家” 的承诺,那个前一晚还在视频里跟她撒娇 “想宝宝了” 的妈妈,永远留在了杭州的横河港边。 时间回到 8 月 19 日下午,杭州的返乡创业产业园里,佟瑶正拿着话筒采访一位做农产品电商的创业者。 为了捕捉创业者打包快递的真实场景,她蹲在仓库里近一个小时,牛仔裤沾了灰尘也不在意。“您当初放弃城市工作回乡,最担心的是什么?” 她边问边快速记录,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问题和受访者的回答 。 这是她为《创新创业 —— 返乡创业一线调查》专题准备的第 5 份采访素材,出发前她就跟同事说:“要让观众看到创业者最真实的困境和坚持,不能只拍光鲜的一面。” 当天晚上的聚餐间隙,佟瑶躲在餐厅角落给女儿打视频电话。“宝宝乖,妈妈明天就回家,给你带甜甜的桂花糕。” 她对着屏幕里的女儿笑得温柔,手指轻轻划过屏幕,眼里满是牵挂。 挂了电话,同事打趣她 “当了妈妈就是不一样,走到哪儿都想着孩子”,佟瑶笑着回应:“这次采访完,一定要好好陪她几天,之前答应带她去动物园,都推了好几次了。” 没人想到,这句日常的感慨,会成为她对女儿最后的承诺。 聚餐结束后,车子行驶在艮山西路上,佟瑶突然说肚子不舒服要下车。同事们没太在意,只嘱咐她 “快点回来,我们等你”。 她拎着包走向路边的绿化带,那里靠近横河港河道,夜色中高大的植物遮挡了视线。 几分钟后,同事们发现她还没回来,有人下车寻找,借着手机灯光,在河边的草丛里看到了一只高跟鞋 —— 那是佟瑶白天采访时穿的鞋子,鞋跟处还有她早上不小心蹭到的划痕。 “报警!快报警!” 同事们瞬间慌了神,手忙脚乱地拨打 110。 晚上 11 点 48 分,警方和消防人员赶到现场,救援灯的光束照亮了横河港的水面。四米多深的水下满是水草,救援人员一次次潜入水中,却始终没有发现佟瑶的身影。 一个小时后,当潜水员终于将她从河道深处打捞上来时,她早已没有了生命迹象。 紧急施救的医生跪在地上做心肺复苏,直到手臂发酸,还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佟瑶的丈夫姚尧赶到杭州时,看到的是空荡荡的酒店房间和摊在桌上的采访笔记。 笔记最后一页,除了写着 “给女儿买桂花糕”,还画着专题后期制作的简易框架,标注着 “重点突出创业者的资金难题”—— 这是她和姚尧前几天还在讨论的内容,当时姚尧还调侃她 “对工作太较真”,如今却成了永远的遗憾。 他坐在床边,拿起佟瑶放在枕头边的小熊玩偶,那是女儿让妈妈带在身边的,瞬间泪崩。 佟瑶的离世,不仅让家人和同事陷入悲痛,更引发了全社会对出差安全的反思。 四川卫视很快出台了外派人员安全管理细则:明确夜间外出必须两人以上同行,饮酒后需指定专人陪同,抵达陌生城市后要提前排查住宿和工作地点周边的安全隐患。 她的同事们在整理采访素材时,发现了一段未剪辑的视频 —— 佟瑶在采访间隙跟创业者说:“做任何事都要注意安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然再大的梦想也实现不了。” 没想到,这句话成了对她自己最后的警示。 如今,距离佟瑶离世已过去多年,她的女儿已经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 姚尧会经常给女儿看妈妈主持的《新闻连连看》和《午间报道》,告诉她 “妈妈是个很优秀的主持人,她一直用自己的方式爱着这个世界,也爱着你”。 每年 8 月 19 日,姚尧都会带着女儿去杭州,在横河港边放一束白菊,旁边放着一盒桂花糕 —— 那是他替佟瑶兑现的、迟到了多年的承诺。 横河港的岸边早已加装了防护栏和警示灯,夜晚路过时,灯光照亮了河道,也照亮了佟瑶用生命留下的警示:无论是为了热爱的工作,还是为了牵挂的家人,安全永远是不能逾越的底线。 信源:中国日报网——四川卫视女主持人佟瑶溺水身亡 丈夫微博痛悼爱妻
老汤直播间又甩出重磅炸弹:小乌鸡子被52万会议“逼疯”,婆婆画的“大饼”瞬间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