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有这样的总统是整个民族和国家的悲哀!
阿巴斯在联合国发表演讲,要求哈马斯武装交出武器,真是太没有底线了,他心里早就把加沙地区开除出了巴勒斯坦,交给以色列了,以保全他自以为是的总统。 阿巴斯这次表态可不是随便说说,9月12号,联合国142个国家一起投票,要求哈马斯放人质、交武器,还让加沙的管理权交给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 连德国、日本这些美国“铁杆盟友”,还有中东好几个国家都投了赞成票,国际上的风向明显变了。 更关键的是,阿巴斯提出了个“过渡方案”:先让约旦河西岸的政府牵头,拉上阿拉伯国家和国际社会,一起管加沙;三个月内搞总统和议会选举;最后建个“没武装组织的统一国家”,法律和军队都统一。 这哪是方案?分明是给哈马斯“下逐客令”,顺便给法塔赫“正名”,毕竟这些年,法塔赫在加沙的存在感都快被哈马斯抢没了。
阿巴斯这边“喊打喊杀”,哈马斯那边直接“硬刚”,8月2号,哈马斯发声明:“巴勒斯坦没独立、没主权之前,绝不交枪!”西北大学的王晋教授分析,哈马斯死扛有三个原因:
1.“信仰”不可更改:哈马斯1988年与2017年文件皆明确“武装斗争为核心”。如今欲改章程,无异于动摇根基,短期内实难实现,因其涉及根本理念,难以轻易变动。
2. 手下人要吃饭:哈马斯在加沙管着几万公务员和武装人员,交枪就等于交权,这些人没了工作,哈马斯自己也得散伙。
3.以色列还在打:以色列现在还在加沙搞军事行动,哈马斯要是没了武器,连自保都做不到,更别说谈什么“抵抗”了。
阿巴斯这边刚表态,法国、英国、加拿大这些国家就跟着承认巴勒斯坦国了,欧盟还说要给2.3亿欧元援助,明摆着是支持“哈马斯交枪换承认”。 这“冰火两重天”的场面,其实藏着国际社会的算盘:一方面,哈马斯的武装路线让多国担心“人道灾难越闹越大”;另一方面,法塔赫的“和平路线”更符合西方“冲突可控”的期待。 阿巴斯选这时候“亮剑”,既是借国际压力,也是给法塔赫争机会,毕竟再不争,加沙就真没法塔赫什么事了。 说实话,阿巴斯这操作就像“走钢丝”,一方面,他得回应国际社会“去武装化”的要求,不然巴勒斯坦建国梦就彻底黄了;另一方面,他又得稳住国内民心,加沙老百姓对哈马斯虽然不满,但对法塔赫的怨气也不小。 网上还有人调侃:“哈马斯把加沙炸成废墟,法塔赫却把救济粮吃成了海景别墅,”这话虽然难听,但确实反映了老百姓的担心:要是法塔赫接管了,会不会比哈马斯还烂? 更现实的是,阿巴斯的“过渡方案”能不能成,得看三个关键:以色列会不会从加沙撤军?哈马斯会不会接受“被边缘化”?法塔赫能不能在选举里赢过老百姓的心? 尤其是第三点,巴勒斯坦36岁以下的年轻人连投票都没经历过,阿巴斯说要“战后一年内选举”,这更像是“权力交接的赌博”,要是选输了,法塔赫可能连现在的地位都保不住。 但不管怎么说,阿巴斯这次表态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在巴以冲突的棋盘上,光等着挨打只有死路一条。 不管是哈马斯的“武装到底”,还是法塔赫的“和平突围”,最后都得回答一个问题:怎么让加沙的废墟上重新长出秩序和希望?这场没硝烟的战争,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