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作为这次国民党主席参选人之一,从表态参加到领表结束,一直以来她的认可率都稳居第一,而跟她竞争的其他五位参选人,张亚中、郝龙斌、卓伯源、罗智强和蔡志宏当中,前两位也是郑丽文最有力的竞争者,但郝龙斌近期所发表的言论,也让所有人看出了他真正的面目。 2025年的国民党主席选举,注定成为岛内政治格局变动的关键节点,这场选举,吸引了众多目光,也让一位原本在党内不算“主流”的人物郑丽文,站在了聚光灯下,迎来了她参选路上的重大转机。 郑丽文的领先优势从民调数据里看得清清楚楚。中天新闻网发起的 13 万人网络投票中,她以 59% 的支持率遥遥领先,比第二名高出四十多个百分点。 国民党内部针对党员的民调更能说明问题,在赵少康不参选的情况下,她的支持度达到 22.2%,稳稳压过郝龙斌的 20.5%,罗智强和张亚中则分别以 18.7% 和 5.3% 紧随其后。 这种优势还体现在实际支持上,她登记时不仅有前黄复兴党部和蓝营妇女团体站台,连军系基层都纷纷倒向她,黄复兴党部末代主委季麟连直接封她为 “复兴女侠”,看重的就是她熟知民进党战法的战斗力。 作为有力竞争者的郝龙斌,背景其实相当深厚。他是台军前 “参谋总长” 郝柏村之子,靠着父亲在军系的影响力,早就积累了庞大的人脉资源,这次参选前还有 39 位退将联名支持,名单里不乏曾在台当局担任高官的将领。 加上赵少康的公开力挺,他被党内保守派视作 “稳定型” 人选,毕竟八年台北市长的经历让他在行政和党务上都有积累,一直主打 “团结型党主席” 的招牌。但这些优势在他近期的言论面前,反而显得有些空洞。 最受关注的当属两岸政策的表态。张亚中明确主张恢复 “国统纲领”,郑丽文也强调 “坚持一中”,郝龙斌却始终模糊其词。他只笼统地说 “两岸政策要符合民意”,既不提 “九二共识”,也回避两岸统一的议题,只强调要 “争取中间选民”“实现选票极大化”。 这种表态和他之前的说法形成了明显反差,要知道他过去几次参选时,还会借助军系背景强调两岸关系的重要性,如今却把核心议题简化为 “选票策略”,让不少期待明确路线的党员感到失望。 在蓝白合作的问题上,他的言论同样透着算计。一边说自己和柯文哲的私人恩怨 “已经翻页”,要凝聚在野力量实现政党轮替,一边却没提出任何具体的合作框架,只是反复强调 “基层期待团结”。 对比郑丽文直接将 “蓝白合” 列为首要任务的明确态度,这种空泛的表态更像是为了争取中间派支持的权宜之计。有党内人士私下透露,郝龙斌的团队其实更看重保守派和高阶将官的支持,对基层关切的路线问题并不上心。 这种反差在军系支持的分化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郝龙斌虽然靠着父辈人脉拿到了不少退将的连署,但军系基层和军眷却更青睐郑丽文。这些基层力量看重的是郑丽文 “知己知彼” 的战力,而郝龙斌的模糊论述让他们觉得 “不够坚定”。 更值得注意的是,他批评党内 “彼此贴标签”,自己却被曝出团队在私下运作中,将郑丽文等中生代参选人归为 “激进派”,试图争取资深党员的警惕,这种做法与其 “团结” 口号形成了鲜明对比。 随着 10 月 18 日投票日临近,几场辩论会即将展开,两岸政策、党内整合这些议题还会被反复追问。郑丽文靠着清晰的论述和基层支持维持着领先,张亚中也有固定的理论支持者,郝龙斌若继续用模糊言论回避核心问题,恐怕很难扭转民调上的微弱差距。 毕竟党内期待的不仅是 “稳定”,更是能明确方向、凝聚力量的掌舵人,而他近期的言论,显然没能满足这种期待。 无论最终谁能胜出,新任党主席都将面临着一大堆棘手任务:整合党内分歧、重塑政党形象、明确两岸路线、应对外部挑战。 信源:东南网
郑丽文作为这次国民党主席参选人之一,从表态参加到领表结束,一直以来她的认可率都稳
烟雨评社
2025-09-26 14:43:16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