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全部被取消,加拿大总理喊话中方见一面,中方已读未回复。加拿大总理现在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订单被全部取消,卡尼喊着要跟中国见一面,但中国却直接已读不回,这下卡尼估计连肠子都要悔青了。 卡尼在联合国大会期间多次喊话中方希望紧急会晤,却只得到 “已读不回” 的待遇,这让这位刚上任不久的总理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困境。 这场贸易冲突的导火索,是加拿大去年 10 月单方面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 100% 关税,同时对钢铁和铝产品加征 25% 关税新华网。 这种明显的歧视性措施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直接导致中国电动汽车对加拿大出口量暴跌 99%,钢铁和铝行业也遭受重创。 作为全球首个启动反歧视调查的国家,中国商务部经过半年多的严谨调查,于今年 3 月 20 日宣布对加拿大菜籽油、豌豆等农产品加征 100% 关税,对猪肉和水产品加征 25% 关税新华网。 这一记 “组合拳” 直接打在加拿大经济的七寸上,加拿大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 年该国对华农产品出口额达 49 亿加元,其中油菜籽占比超过 60%。 中方 8 月 14 日宣布对油菜籽征收 75.8% 的保证金后,加拿大西部 4 万名种植户人均损失数万美元,不少农场主不得不低价抛售库存,甚至面临破产危机。更让加拿大绝望的是,中国已开始转向澳大利亚采购油菜籽,这意味着加拿大可能永久失去这个全球第二大市场。 面对如此严峻的经济危机,卡尼政府却陷入了 “两难困境”。一方面,加拿大国内农业团体和西部省份强烈施压,要求立即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以换取中方让步。 萨斯喀彻温省省长斯科特・莫伊甚至亲自率团访华,试图说服中方取消反倾销措施,但得到的答复却是 “调查期限延长至 2026 年 3 月”。 另一方面,美国的态度让加拿大骑虎难下。特朗普政府不仅要求加拿大配合对华技术封锁,还在今年 6 月以加征数字服务税为由暂停美加贸易谈判,迫使加拿大取消了该税种。 这种 “腹背受敌” 的局面让卡尼焦头烂额,加拿大商会最新民调显示,72% 的企业主认为政府的对华政策 “严重损害了加拿大的国家利益”,超过半数的受访者支持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而非继续对抗。 更尴尬的是,加拿大引以为傲的 “关键矿产战略” 也因中国的反制而陷入停滞。尽管加政府宣布投入 5 亿加元支持稀土开发,但俄罗斯专家指出,缺乏中国的加工技术,加拿大的稀土矿不过是一堆 “昂贵的石头”。 与加拿大的 “单边主义”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反制措施完全符合国际法和世贸组织规则。商务部发布的 21 页调查报告详细列举了加拿大的歧视性做法,包括未经调查就加征关税、对中国产品设置双重标准等。 这种专业、严谨的态度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等六大商协会联合发声,称中方措施 “捍卫了全球贸易公平”。 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的立场得到了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响应。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公开表示,支持中国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的努力;巴西总统卢拉则称赞中国在气候问题上的领导力,暗示反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霸凌央视新闻。 反观加拿大,其在 G7 内部也陷入孤立。尽管卡尼试图拉拢盟友共同施压中国,但日本、欧盟等国因自身稀土供应链受制于中国,根本不敢在此时得罪北京。 当前的中加贸易战,本质上是 “规则之争”。中国始终强调,只要加拿大取消歧视性关税,双方完全可以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正如中国驻加大使王镝所言:“中国是加拿大的机遇,不是威胁。” 然而,卡尼政府似乎还没有认清现实,仍在幻想通过 “盟友施压” 迫使中国让步。这种不切实际的做法,只会让加拿大的经济困境雪上加霜。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反制的同时,也为加拿大留足了回旋余地。商务部明确表示,反歧视措施并非永久性的,只要加方纠正错误,中方愿意立即恢复谈判。 这与美国 “极限施压” 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对于加拿大而言,现在正是做出明智选择的关键时刻:是继续追随美国的 “冷战思维”,还是回归多边主义、与中国重建互信?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全球化时代,任何试图以 “脱钩” 为威胁的做法,最终伤害的只能是自己。 这场贸易战的结局,或许早已注定。当卡尼在联合国总部望着手机上的 “已读不回” 时,应该明白:在国际关系中,实力固然重要,但尊重规则、平等对话才是真正的 “生存之道”。而中国,正以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既能捍卫自身利益,也能维护全球公平正义。
订单全部被取消,加拿大总理喊话中方见一面,中方已读未回复。加拿大总理现在是叫天天
非常盘点中
2025-09-26 13:27:40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