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在联合国表示:克里米亚不是俄罗斯的 国防部长亚萨尔·居莱尔说,安卡拉从未承认俄罗斯对这个半岛的吞并,并在领土完整问题上支持基辅。 从历史的长河回溯,克里米亚与土耳其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在奥斯曼帝国鼎盛时期,克里米亚曾是其藩属国,两地在文化、宗教和商贸上紧密相连。1783 年,沙俄通过武力将克里米亚纳入版图,这一事件被土耳其视为 “历史的创伤”。 此后的岁月里,克里米亚鞑靼人遭受了多次残酷的驱逐和压迫,尤其是 1944 年斯大林时期的大流放,超过 20 万鞑靼人被强制迁移至中亚,无数家庭妻离子散。 这段血泪史让土耳其与克里米亚鞑靼人形成了深厚的情感纽带,也成为土耳其在克里米亚问题上发声的重要动因。正如土耳其国防部长居莱尔所言:“保护克里米亚鞑靼人的权利,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在国际法层面,土耳其的立场同样理直气壮。2014 年俄罗斯通过公投吞并克里米亚后,联合国大会连续多年通过决议,明确认定该公投 “无效”,要求国际社会不承认这一非法行为。土耳其在每一次投票中都坚定地站在乌克兰一边,用实际行动捍卫国际法的尊严。 在2014 年 3 月 27 日的联合国大会上,100 个国家支持乌克兰领土完整的决议,土耳其就是其中之一。这种持续的外交支持,不仅体现了土耳其对国际规则的尊重,更彰显了其维护地区稳定的决心。 其中克里米亚鞑靼人的现状是土耳其关注的核心焦点。尽管俄罗斯声称保障少数民族权利,但现实情况却令人痛心。自 2014 年以来,超过 244 名克里米亚鞑靼人因政治原因被起诉,其中 230 多人仍被关押在俄罗斯的监狱中。 他们被无端指控为 “极端分子” 或 “恐怖分子”,仅仅因为坚持自己的民族身份和政治立场。土耳其对此强烈谴责,并通过各种渠道施压俄罗斯释放这些无辜者。 2025 年 6 月,克里米亚鞑靼人理事会主席丘巴罗夫在伊斯坦布尔与土耳其外长菲丹会面时,再次强调了释放政治犯的紧迫性。 土耳其还为流离失所的鞑靼人提供庇护和援助,仅 2020 年就向克里米亚鞑靼人社区提供了价值 200 万美元的人道主义物资,并在伊斯坦布尔等地为他们建设了 1000 多套住房。 不仅如此,克里米亚作为黑海沿岸国家,土耳其控制着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这两个 “黄金水道”,这使得它在黑海地区拥有独特的影响力。俄罗斯若将克里米亚纳入版图,不仅能巩固其黑海舰队的地位,还可能进一步向地中海扩张势力。 这对土耳其的国家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因此,土耳其坚决反对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希望通过支持乌克兰来维持黑海地区的战略平衡。 2022 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土耳其依据《蒙特勒公约》限制俄罗斯军舰通过海峡,同时向乌克兰提供 “拜卡塔尔” 无人机等军事援助,这些举措都旨在遏制俄罗斯的扩张势头。 而在经济层面,土耳其与俄罗斯的关系呈现出复杂的博弈态势。尽管土耳其不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但两国在能源、贸易等领域仍保持着密切合作。 “土耳其溪” 天然气管道于 2020 年正式投产,每年为土耳其输送 315 亿立方米的俄罗斯天然气,这既满足了土耳其的能源需求,也为俄罗斯提供了重要的收入来源。然而,这种合作并未让土耳其在克里米亚问题上妥协。 相反,土耳其利用与俄罗斯的经济联系,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调解者的角色,试图通过对话解决俄乌冲突。2022 年的伊斯坦布尔会谈就是土耳其外交努力的例证,尽管最终未能达成全面和平协议,但土耳其的斡旋为缓解冲突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 土耳其对克里米亚问题的立场,还反映了其对民族认同和价值观的坚守。作为一个拥有庞大突厥语族人口的国家,土耳其将克里米亚鞑靼人视为 “同胞兄弟”。 这种民族情感在土耳其国内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支持,促使政府在国际上为鞑靼人发声。同时,土耳其作为北约成员国,其立场也与西方阵营的整体态度相呼应。 尽管土耳其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在反对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这一点上,双方立场高度一致。土耳其通过支持乌克兰,不仅加强了与北约的合作,还提升了自身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 站在 2025 年的时间节点回望,克里米亚问题依然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土耳其的立场始终如一:不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吞并,支持乌克兰的领土完整,保护克里米亚鞑靼人的权利。 这种立场不是一时的政治作秀,而是历史、法律、战略和道德的综合考量。正如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多次强调的:“克里米亚的未来,只能由乌克兰人民和克里米亚鞑靼人共同决定。” 在国际秩序面临严峻挑战的今天,土耳其的坚持为维护国际法尊严和地区和平稳定树立了榜样。我们相信,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克里米亚终将回归其合法主人的怀抱,克里米亚鞑靼人也将重获应有的自由和尊严。
土耳其在联合国表示:克里米亚不是俄罗斯的 国防部长亚萨尔·居莱尔说,安卡拉从
云景史实记
2025-09-26 00:10:0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