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最穷的国家:人民币1块钱能顶3000,街头几乎看不见一辆汽车,任何一位中国游

漫聊小知识 2025-09-25 18:41:39

亚洲最穷的国家:人民币1块钱能顶3000,街头几乎看不见一辆汽车,任何一位中国游客去了都被称为土豪。这个国家是哪个国家?为什么会这样?   去老挝旅游的人,刚到万象机场的货币兑换点,大多会愣一下。   手里攥着几百块人民币,换出来的基普能摞成一小沓,用橡皮筋捆着,数起来得花好几分钟。 先说说这钱为啥这么不值钱,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周围被中国、泰国这些国家围着,没有出海口,做国际贸易天生就吃亏。 你想啊,人家沿海国家的货直接装船就能卖全世界,老挝的大米、铜矿要运出去,得借邻国的港口,来回折腾不说,运费就占了一大块,赚的钱自然少。 更要命的是,老挝经济太单一,70%的出口都是矿产和农产品这些初级货,比如铜矿、橡胶,卖不上价,而老百姓用的家电、穿的衣服,甚至盖房子的钢筋,大多得靠进口。 买东西花的外汇比卖东西赚的多,手里的外汇储备就紧张,2025年上半年老挝的外汇只够买一个多月的进口货,远不够安全线,基普自然撑不住汇率。 再加上过去几十年底子被折腾得太薄,先是被法国殖民掠夺,后来美国打越战又往这投了两百多万吨炸弹,人均快一吨,土地炸得没法种,工业更别提发展了,直到现在农业还是靠牛耕手种,工业就只能搞点木材加工、粮食粗加工,根本没有能挣大钱的产业。 有人说老挝街头几乎看不见汽车,这话有点夸张,但确实不多见,2022年统计下来全国汽车也就120万辆,摩托车倒有300多万辆,街头一眼望去全是突突响的摩托。 不是老挝人不想开汽车,实在是开不起,当地普通人月收入才70美元左右,合人民币不到500块,一辆最普通的进口小车得十几万人民币,相当于他们十几年的收入,谁能买得起? 而且汽车配件全靠进口,修个车比买车还头疼,北部山区路又烂,汽车开进去都未必能开出来,还不如摩托车灵活。 就算有人凑钱买了车,加油都肉疼,2025年万象的汽油都突破15000基普一升了,合人民币5块多,看似和国内差不多,但人家赚的是基普,花起来就心疼了。 不过这两年好点了,中资在老挝建了汽车组装厂,年产能5万辆,说不定以后当地人买车能便宜点,但短期内汽车还是稀罕物。 为啥中国游客去了就成“土豪”?说到底就是收入差距太悬殊。 咱们游客住一晚酒店花200美元,这钱够老挝人活小半个月;买个150美元的手工艺品,比当地人一个月的消费还多。 在咱们看来,花几十块人民币吃碗米粉、买串佛珠不算啥,但在老挝,这可能是人家一天的生活费。 去老挝旅游的朋友,说在琅勃拉邦请导游,一天给200块人民币,导游笑得合不拢嘴,说这是他半个月的收入。 不是咱们故意摆阔,实在是汇率和收入差距摆在这,随便花点钱在当地人眼里就是“大款”。 而且咱们游客消费习惯和当地人不一样,吃饭要找干净的餐厅,住宿要带空调的酒店,还爱买特产,这些消费在当地都是高端需求,自然就落下个“土豪”的名声。 不过别以为老挝人日子过得有多苦,虽然钱少,但物价对本地人还算友好,几块人民币就能吃饱一碗米粉,自家种点菜,基本不用花钱买,精神上反倒充实,寺庙里天天有人祈福,一家人晚上坐在门口聊天,活得挺踏实。 这两年中老铁路通了,老挝的大米、咖啡能更快运到中国,中国游客也越来越多,2025年上半年铁路货运量都350万吨了,说不定以后产业能慢慢发展起来。 基普汇率虽然老波动,8月份一会儿升一会儿降,但政府也在想办法,搞基建、吸引外资,给企业免税,慢慢攒家底。 说来说去,老挝这“1块钱顶3000”的现状,是地理条件、历史遗留、经济结构凑在一起的结果,街头汽车少是穷的直接体现,中国游客被当土豪则是发展差距的直观对比。 但这国家不是没希望,随着和中国的合作越来越深,说不定再过十几年,咱们去老挝换钱,就不用数那么大一沓基普了。

0 阅读:81
漫聊小知识

漫聊小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