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公开表态称,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若想赢得诺贝尔和平奖,必须以终结加沙地带战火为前提,此举直接驳斥了特朗普反复宣称自己“早已配得上该奖项”的言论。 马克龙是在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接受法国BFMTV电视台采访时作出上述表态的。他指出:“我注意到美国总统展现出对和平的渴望,也流露出对诺贝尔和平奖的向往。但真正的和平奖获得前提,是必须首先终结加沙的战争。”马克龙借此敦促特朗普利用其影响力向以色列施压,促使其停止军事行动,并推动哈马斯释放扣押的人质。 针对特朗普此前关于“法国承认巴勒斯坦国等同于奖励哈马斯”的论调,马克龙予以明确反驳。他强调,承认巴勒斯坦国非但不会助长极端势力,反而能强化巴勒斯坦合法权力机构,从而削弱哈马斯等激进组织的生存空间。这一表态与特朗普的立场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在当天早些时候的联大演讲中,不仅重申自己“理应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还列举其“终结七场战争”的政绩,甚至声称“全球一致认为我该得奖”。特朗普同时将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行为定性为“对恐怖暴行的纵容”,尤其指责哈马斯去年10月7日对以色列南部的突袭造成逾1200人死亡。尽管他声称自己“深度参与”加沙停火斡旋,但将谈判僵局归咎于哈马斯“屡次拒绝合理和平方案”。 在联合国角色定位上,马克龙与特朗普的矛盾进一步激化。马克龙在联大演讲中高调呼吁维护多边合作机制,强调“世界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联合国的团结精神”。而特朗普则延续其“退群”风格,不仅质疑联合国效率低下,还以现场破损的自动扶梯和故障的提词器为例,讽刺这一国际机构“年久失修”。 尽管法国已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但马克龙承认美国仍掌握关键话语权。他直言:“在当前局势下,唯有美国总统能真正推动改变。”这一表态暗指以色列军事行动背后的美国支持——以军正推进对加沙城的全面占领,并威胁若哈马斯不投降将摧毁该城。据加沙卫生部门统计,冲突已致超6.53万人死亡,但国际观察人士指出,实际数字可能因大量尸体被掩埋在废墟中而远高于此。 这场隔空交锋折射出美法在巴以问题上的深刻分歧:马克龙试图通过承认巴勒斯坦国重塑中东秩序,而特朗普则坚持将停火与反恐议题捆绑,同时强化美国在斡旋中的主导地位。随着加沙人道危机持续升级,国际社会对美法能否形成合力推动和平的关注度与日俱增。
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公开表态称,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若想赢得诺贝尔和平奖
郁文看世界
2025-09-24 14:34:1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