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中国和格鲁吉亚实质性结束了自贸协定升级谈判,这事儿藏着不少实打实的实惠。 要知道,2018年生效的中格自贸协定,本就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达成的首个同类协定,如今升级到2.0版本,合作深度直接上了一个台阶。 这话得从老百姓最关心的好处说起。协定升级后,95%以上税目的产品会逐步实现零关税。 格鲁吉亚的红酒关税降幅超过50%,这意味着以前得咬牙才能买的优质红酒,往后普通人的酒柜里也能轻松摆上几瓶。 除了红酒,当地的坚果、矿泉水这些特色产品也会跟着降价,中国消费者的餐桌和购物车都能多些新选择。这种看得见的便宜,才是最实在的双赢开局。 车企这边的好日子也跟着来了。中国新能源车出口格鲁吉亚的路变得格外顺畅。认证流程能直接简化,通关时间砍到原来的六成,物流效率提升可不是说说而已。 格鲁吉亚本地的Tegeta Holding早就搭好了完善的售后网络,28家分支能覆盖全国,还代理着300多个品牌的配件,完全能撑得起新能源车的后续服务。2025年一二月份的数据摆在那,中国EV进口量已经同比涨了一倍,随着流程简化,这个数字肯定还得往上跳。 知识产权这块的保障更让企业吃了定心丸。双方新达成的共识里,明确要建立透明的保护制度,还得防止知识产权滥用、不合理限制技术转让的行为。 中国电子企业去格鲁吉亚投资,再也不用整天担心技术被侵权。这种实打实的权益保障,能让企业更放心地把技术和资金投进去,不用被潜在的风险绊住脚。 跨境电商的风口也跟着协定升级吹了过来。新添的电子商务条款,给中小企业铺了条快车道。 两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预计每年能涨25%,那些做特色小商品、家居用品的中国小商家,不用再发愁海外渠道难打通,借着平台就能把货卖到格鲁吉亚的大街小巷。这种便利可不是空谈,毕竟格鲁吉亚作为欧亚转口枢纽,本身就藏着不小的市场潜力。 从长远看,这事儿的意义远不止买卖划算。中国和格鲁吉亚刚把两国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格鲁吉亚还对中国公民免签,人文交流热络起来,经贸合作自然更有底气。 新疆作为合作前沿,去年和格鲁吉亚的贸易额就超8500万元,今年前七个月直接翻了两倍多,中国对格近8亿美元投资里,新疆占了七成还多。像新疆华凌集团这样的企业,早在格鲁吉亚建了工业园、控股了银行,如今有了协定加持,这类合作只会越来越多。 更关键的是,在全球贸易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中格这场合作给世界树了个好榜样。 格鲁吉亚的“中间走廊”和中国的“一带一路”能精准衔接,两国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由贸易能让双方都受益。2017年双边贸易额才9.8亿美元,到2024年已经飙到22.5亿美元,翻了一倍还多,这样的增长速度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不管是普通消费者等着捡便宜,还是企业盘算着拓展市场,这场协定升级都藏着看得见的机遇。 随着后续条款落地,红酒会更便宜,新能源车会更易买,小企业能做跨境生意,大公司能安心投项目。这种你好我好的合作,正是“一带一路”倡议里最动人的部分,也给更多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中国放弃发钱,押注铁锈产业,万亿赌注能赢吗?最近有份美国智库的报告说,中国可
【161评论】【13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