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日本估计已经非常清楚自己错过了最佳时期,特别是2000年左右那会儿,大量在华投资的日企亲眼看见我国恐怖的经济增速,内心是非常着急的,所以才一直唆使美国搞我们。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一举赶超日本,这一刻成了日本社会和政经圈挥之不去的记忆。这样一个关键的数据发布,让日本人第一次直面亚洲新老经济强国间的巨大变局。 其实,早在2000年之后,日本企业抓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机会,想着靠投资来分一杯羹。那几年,日本的公司在华办厂设点,总觉得自己还能掌控局面。 但他们没想到,中国的发展速度太快,眼见着各种产业越来越强大,日本那种从容早就变成了紧张和不安。每当日本传来中国又创新高的经济消息,焦虑就在心头压了一层又一层。 高层们策划应对,不少人也试图向美国传递信号,希望美国能和自己站到一边制衡中国,但美国把精力用在中东和中亚,日本的想法始终没得到回应,这种着急被无声地吞下。 钓鱼岛事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爆发的,日本明面上强势,其实是想借题发挥,看看能不能搅起风浪,拉上美国给中国制造点压力。 可这回,美国根本没有上心,日本只能独自应对尴尬,指望的援手始终不见踪影。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又给日本经济添堵。美国市场不灵了,日本出口大减,自己的经济本就缓慢,现在更加步履艰难。 反观中国,凭着强大的内需和灵活的政策,迅速恢复元气,经济差距一下子更明显。日本过去的底子,眼睁睁看着变得越来越弱势。 2011年日本遭遇福岛核电站危机,经济和社会信心遭受巨大打击。国内电力紧张,工厂和供应链反反复复地被打乱,原本的产业优势也加速流失。 无论是放宽货币政策还是结构改革,面对中国大步向前的势头,日本这些措施都显得微小无力。 等到2015年,中国经济体量已经达到日本的两倍以上,日本社会里那种摸不准方向的沮丧感更重了。企业、政府都在找出路,不愿意放弃争先的念头。 科技、文化、国际合作,日本都还在努力突破,但每当用中国的发展速度做参照,日本自己的动作总是显得缓慢和吃力。 曾经引以为傲的产业,现在慢慢变成了包袱,而中国的新兴产业一个接一个冒出来,国际影响力不断上升。 看着中国全面崛起,日本过去那点自信不见了,不安变成了习惯。和美国多次结盟合作,想要扭转困局,但美国的现实利益决定了帮不上太多。 高层会议上反复研究中国模式,日本也想学习点经验,但文化和国力的不同让复制变得不切实际。技术上砸钱还算舍得,但落地慢、转化差,改革半天难见实际突破。 日本越来越意识到,眼下的焦虑并不会随时间推移而淡去,反而逐渐成了社会的一种常态,谁都说不清未来几年还能不能再次逆转局势。
[微风]日本估计已经非常清楚自己错过了最佳时期,特别是2000年左右那会儿,大量
明明很懂行
2025-09-23 13:11:55
0
阅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