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想过,在抗美援朝早期,美军明知鸭绿江大桥是志愿军入朝唯一通道,为何没有

阿皮历史库 2025-09-23 11:57:40

大家有没有想过,在抗美援朝早期,美军明知鸭绿江大桥是志愿军入朝唯一通道,为何没有果断炸毁呢?     实际上并不是不炸,反倒是麦克阿瑟想炸但总统不让炸,这也是杜鲁门和麦克阿瑟之间重大分歧的关键点。     得知志愿军入朝后,麦克阿瑟的想法相当激进,他认为必须彻底摧毁鸭绿江大桥,因为在他的设想里,只要让中国军队无法进入朝鲜,美军便能迅速结束战事。     他上报给杜鲁门的理由也很直白,那就是中国的参战会让美军陷入长期消耗,而唯一的办法就是从源头切断中国的运输线。     从军人视角去看,这个逻辑没毛病,战场考虑就是要快刀斩乱麻。     但他的考虑完全没有顾及到更宏观的地缘政治,美国杜鲁门政府实际上一直担心,一旦轰炸鸭绿江大桥,火力不可避免会波及到中国一侧的丹东。     而一旦造成中国境内大规模平民伤亡,中美之间将直接开战,而开战结果可能是苏联也介入,这样就不再是一场地区冲突,而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风险。     杜鲁门的思路一直是有限战争,简单讲,就是只在朝鲜半岛作战,而不是让硝烟扩散到中国或苏联。     他非常清楚美国的核心利益在欧洲,对抗苏联的重点是西欧,朝鲜战争虽然重要,但不能为了半岛而让美军陷入与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全面冲突。     这一点跟麦克阿瑟的认知差距极大。     麦克阿瑟长期驻扎在东亚,认为亚洲是决定冷战格局的主战场,所以他提出的方案无论是轰炸鸭绿江大桥,还是后来主张在中国东北作战,都意味着把战争边界极度扩大,这是杜鲁门无法接受的。     当时的轰炸技术并不像今天那么精确,美军虽然火力强大,但要在不波及中国领土的情况下只炸毁鸭绿江大桥的朝鲜一段并不容易。     战争中很多次轰炸都无法精准控制效果,炸桥风险极高,美国国防部甚至担心如果误炸到丹东这样的城市,就是直接触碰中国的底线。     一旦那样,战局就完全失控,美国国内和其他盟国也未必支持那么冒险的策略。     而且当时美国国内其实并没有动员到全面战争的状态,大量民众只是希望“联合国军”能稳定局势,但不希望和中国打起来。     杜鲁门要顾及到这一块,所以哪怕面对北朝鲜战局逆转、志愿军出动,他也还是要压制麦克阿瑟的激进意见。     后来麦克阿瑟不断发表与政府政策相悖的言论,甚至公开鼓吹把战争引到中国去,最终直接被杜鲁门解职,这件事在美国历史上也引起过轩然大波。     所以美国并不是没想过通过军事手段彻底遏制中国的入朝,但杜鲁门政府清楚,当时苏联已经掌握核武器,如果一旦冲突扩大,后果根本收不住。     更重要的是,美国在欧洲的战略压力更大,要维持北约和西欧的安全,根本没余力在东北亚进行一场全面战争。     当时杜鲁门拒绝麦克阿瑟轰炸鸭绿江大桥的提议,确实延长了战争时间,美军在朝鲜半岛逐步从优转劣。     可如果真把鸭绿江大桥两边都炸得干干净净,直接切断志愿军的补给,中国和苏联几乎一定被迫卷入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那样战争结局可能更加不可收拾。     这就是典型的政治与军事目标不一致,麦克阿瑟盯的是战术上的速胜,杜鲁门算的是战略上的全局风险。     在那个二战刚刚结束,冷战刚刚起步的年代,美国更怕的是滑向一场无法脱身的超级大战。

0 阅读:4878

评论列表

用户11xxx43

用户11xxx43

8
2025-09-23 20:00

炸了也没用,我们修清川江大桥就是白天炸了一晚上就修好了

1100032

1100032

6
2025-09-23 20:57

小编,你觉得苏联会介意中国平民伤亡?

琉璃药师

琉璃药师

3
2025-09-23 20:38

放屁 被炸毁的鸭绿江大桥现在都还在那里

o0

o0

1
2025-09-23 21:34

小编简直在胡说八道!志愿军入朝作战后,杜鲁门和麦克阿瑟都想炸毁鸭绿江大桥,但由于我国在大桥那里的防空布置的很好,轰炸机无法在中低空投弹,只能在高空投弹,命中率很低,而我方的高射炮又常常能击中轰炸机。美方这样轰炸,代价太高,损失巨大,因此无法彻底炸毁大桥。

NEMO

NEMO

2025-09-23 21:19

胡说八道,怎么没炸?

用户11xxx44 回复 09-23 21:38
现在可以去看看鸭绿江老桥,炸了一半。

神经蛙

神经蛙

2025-09-23 21:30

放你的狗屁,那时候美军天天轰炸鸭绿江大桥。

猜你喜欢

阿皮历史库

阿皮历史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