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不止全智贤慌了 整个韩娱都慌了 三天之内,豆瓣评分从7.1暴跌至4.2,三大奢侈品牌全球下架广告,预计损失超2亿元。全智贤的《暴风圈》不仅刮倒了她自己,更成为压垮韩娱在中国市场的又一根稻草。 “为什么中国会偏好战争?”当全智贤在《暴风圈》里说出这句台词时,她可能没料到后果有多严重。就是这句话,让一位在中国红了20年的韩流女神,瞬间变成了品牌方紧急切割的对象。 海蓝之谜、伯爵相继删除她的宣传内容,科沃斯直接宣布终止全球代言合作。业内估算,仅三大顶奢的合约价值就可能蒸发超过两亿元,还要面对违约金。 更糟的是,这场风波正在蔓延。林允儿的新剧《暴君的厨师》紧随其后翻车,剧中的“明朝使臣向朝鲜皇帝下跪”等情节再次触怒中国观众。 《暴风圈》触犯中国观众底线的争议内容呈现出三重叠加效应。 剧中全智贤角色质问“为什么中国会偏好战争,那样核弹会落到边界地区”。这句话直接被中国网友批评为恶意歪曲中国“和平发展”的国家形象。要知道,中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和平理念刻进民族基因里。 更荒诞的是场景造假。标注为“2025年中国大连”的场景实际取景于香港深水埗棚户区,并使用灰暗滤镜、繁体招牌,刻意营造“落后破败”观感。可韩国游客早把上海当作“第二故乡”,这种刻意丑化连粉丝都直呼“离谱到家”。 文化符号的恶意影射同样令人愤慨。反派角色统一使用中文对白,语调怪异,背诵《将进酒》时语气戏谑。地毯出现黄色五角星图案,疑似影射中国国旗。这些细节与2013年全智贤宣称“长白山是韩国领土”的言论形成呼应。 品牌方的反应比想象中更迅速。 海蓝之谜19日删除了中国所有社交平台上与全智贤相关的内容,随后连海外Instagram也清理了。伯爵直接在淘宝旗舰店下架广告,全球官网悄悄抹掉“全球品牌大使”的头衔。 LV的处理方式很“双标”。它国内的内容删了,但国外却还留着,直到“实在留不住”了,才陆续撤掉。这种差异恰恰印证了中国市场制裁力度。 科沃斯在9月20日火速宣布终止全球代言人合作,并在声明中强调“始终尊重中国文化”。网友的抵制行动从线上延伸到线下,LV评论区被“解约”刷屏。 商业价值瞬间归零。初步估算,全智贤损失超2亿元人民币。好不容易“跪舔”出来的代言,迅速梦碎了。 全智贤的争议并非首次。 2020年,她客串的韩剧《王国》就因暗示新冠病毒起源与中国关联引发争议。2013年,她代言恒大冰泉时,因发布会态度傲慢被指“不敬中国市场”。 网友曾批评其“脖子抬得比长白山还高”。更早的是2013年,她曾宣称“长白山是韩国领土”。 这些事件虽未导致大规模抵制,却已埋下信任危机的种子。《暴风圈》的爆发,本质是历史争议的集中引爆。 全智贤的“急功近利”与其家庭财务危机密切相关。其丈夫崔俊赫作为私募基金CEO,因投资虚拟货币遭遇黑客攻击,个人资产蒸发15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935万元)。 为填补亏空,全智贤自2024年起频繁接洽商业活动,甚至以每集150万-20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片酬接拍《暴风圈》。 04 行业影响:韩流在中国市场的寒冬将至 网友纷纷呼吁“限韩令永久化”。有网友爆料称“多家平台已经收到通知,要求全面排查和韩国艺人的合作,包括影视制作、广告代言甚至在横店的拍摄活动”。 韩国娱乐公司股价应声下跌,艺人来华的审批也趋紧,原本安排好的活动行程恐怕要无限期搁置。 韩国文化振兴院数据显示,韩流在中国市场份额已从2016年峰值43%暴跌至2023年19%。这种滑坡与频繁发生的文化冲突直接相关。 当林允儿等艺人被爆出“在中国赚钱回韩表态”的双面行为时,中国观众用脚投票的速度比想象中更快。 韩国娱乐产业正陷入难以调和的悖论。 他们既要迎合本土民族主义情绪加入争议内容,又无法舍弃中国市场红利。《暴风圈》制作方采用“双版本营销”手法——中文预告删减争议片段,正片保留完整内容。 对华出口仍占韩国文化产品总出口额28%。这种依赖使得CJ娱乐等公司开始探索“中国特供版”制作模式。 全智贤团队若在剧本阶段提出修改意见,或拒绝出演争议角色,本可避免危机。但其选择“流量至上”,最终付出代价。 韩娱并非没有预警。2009年张娜拉因“没钱就去中国赚”的言论遭抵制,2016年“萨德”事件后限韩令出台,一次次提醒着跨国艺人必须尊重中国观众。 可悲的是,教训总被遗忘。网友翻出全智贤2014年因“长白山归属”言论与恒大冰泉解约的旧事。如今重蹈覆辙,只能证明某些艺人从未真正学会尊重。
全智贤新剧《暴风圈》辱华风波持续发酵,其本人遭到最大反噬,全网自发抵制其代言,品
【33评论】【13点赞】
用户11xxx91
额哦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