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比亚要求中国企业造成环境污染一事'“索赔”800亿美金,这个消息一出来就闹得沸沸扬扬,让人忍不住想弄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今年2月,赞比亚北部有个叫基特韦的地方,中国有色矿业旗下的谦比希矿区出了大事,一座存矿渣的尾矿坝塌了!为啥会塌?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坝上的防渗膜被当地小偷割走卖钱了! 再加上那几天雨下得跟倒水似的,5万立方米含剧毒的矿浆“哗”一下冲进了旁边的卡富埃河支流。 这矿浆里有啥?氰化物、砷、铀……200多个村民举着“我们要干净水”的牌子,在矿区门口坐了三个月,最后直接把两家中国公司告上法院,要赔800亿美金,还得再给2亿当紧急救助金。 出了事,中国企业没躲,事故48小时内,专业团队就把溃口堵上了,还拉来净化设备降污染,专门拿了300万美金,买环保设备、修被毁的农田、赔村民损失,种地的给种子钱,靠打鱼为生的安排临时工作,甚至联合当地大学搞长期水质监测。 赞比亚环境部长穆伦加8月7号开新闻发布会说:“污染已经控制住了,中国企业的反应速度和专业度没得说,”可村民不买账啊!他们觉得:“钱是赔了,但地毁了、水脏了,孩子以后咋办?”这才有了9月那场“天价索赔”。 这索赔一出来,懂行的人直摇头,为啥?因为钱太多了,根本赔不起,800亿美金是啥概念? 全球矿业史上最贵的污染赔偿是巴西萨马科矿难,赔了230亿美金,那可是20万人受灾、3条河彻底废了!谦比希这次影响范围小多了,实际损失和修复成本连索赔额的零头都不到。 而且也不能全怪中企,谦比希矿区从19世纪末就开始挖了,英国、南非的公司早就在那儿留下了污染,现在全算中国头上,公平吗? 赞比亚法律说,污染赔偿得按“实际损失+修复成本”算,还得有第三方检测报告,可这次索赔,连水质数据都没拿出来,农田减产多少也没算清楚,纯属“情绪上头,随便要价”。 这事儿最气人的是西方媒体的态度,他们选择性忽略两个关键事实:一是赞比亚政府多次夸中企治污有成效;二是在非洲挖矿的西方公司,污染记录比中国公司差远了,可媒体从来不说。 中央财经大学的专家施懿宸说得直白:“这暴露了中国企业在海外的一个大问题,咱们的环保标准已经往‘双碳’走了,可有些非洲国家还在‘先污染后治理’的阶段,企业既不能用国内标准要求当地,也不能对西方抹黑装聋作哑,” 这场风波早晚会过去,但它给中国企业的提醒得记住:在全球化新阶段,环保不是“花钱买平安”,而是“赚钱的本事”,等中国企业能带着中国的环保技术、标准和管理经验走向世界时,800亿美金的笑话,自然就没人信了。
赞比亚要求中国企业造成环境污染一事'“索赔”800亿美金,这个消息一出来就闹得沸
掘密探索
2025-09-22 14:50:3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