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新加坡华人:中美要是打起来,你站谁?人家想都没想,脱口而出:美国。 这句话在网上不时冒出来,每次都能搅动一池春水,很多人不解,新加坡不是以华人为主吗?怎么一提到“站队”,偏偏提的是美国?其实,细扒一下这事,也不算意外。 事情起点不算新鲜,2023年起,中美之间在贸易、科技、安全等领域摩擦不断,特别是台海局势一度紧张,新加坡,这个夹在中间的小国家,又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李显龙、黄循财、黄永宏这些新加坡高层,公开场合一再表态:我们不选边。 说得客气点是中立,说得实在点,是不想被卷进去,这不只是嘴上说说的“中立”,新加坡一边是美国长期的军事合作伙伴,早在冷战时代美军就在樟宜设点,一直到现在还在新加坡常驻;另一边,中国是它最大贸易伙伴,光2024年双边贸易额就破了1800亿美元。 你让它怎么选?选哪边都伤筋动骨,可民间总有声音不同调,尤其在某些媒体采访里,不少新加坡华人在提到中美冲突假设时,更倾向于美国,这种话在网上被无限放大,让不少人心里不是滋味,那新加坡人真就是“忘本”了吗?你怎么看这种回答? 要理解新加坡人的选择,先得抛开情绪,说到底,这不是血缘问题,是安全感和饭碗问题,华人面孔不代表一定就和中国站在一块,在现代国际关系里,这种“以脸识人”的判断早就过时。 新加坡几代领导人都吃过地缘政治的苦,太清楚大国角力会带来多大风险,从马来西亚分家到金融风暴,再到美国亚太再平衡,他们小心翼翼走钢丝,是为了啥?就是别被哪个巨人一脚踩碎。 现实摆在那,美国能带来安全罩子,中国给市场和赚钱机会,新加坡一口气两个都不想丢,它不是没站队,而是早就站在“实用主义”这一边,要说倾向,美国在新加坡军事存在的分量确实重得多,从港口使用权到战机轮驻,美国一直在下血本。 不夸张地说,真要是哪个地方动了真火,新加坡第一个想到的求助对象,多半还是美国,而中国呢?新加坡对中国的态度更像是“做生意要紧”,合作是合作,但不做战略绑定,这种克制,从南海到台海的表态都能看出来,永远是“呼吁和平”“鼓励对话”,谁也不得罪,这才是典型小国智慧。 别觉得他们现实,现实才是活下来的方式,在大国之间求生存,不是靠谁更感情牌打得好,是看谁能保证稳定,谁能让日子有盼头,你不能拿“我们同根同源”去要求他们站你这边,人家也得考虑一旦赌错了,会不会国家就不安稳了。 更别说,很多新加坡年轻人从小受的是西式教育,政治价值观、新闻媒体、文化认知早就跟中国那套不一样,他们站谁,看的不是血缘,而是认同哪个制度更能保他们自由、稳定、安全。 这么想,就能理解他们不是“亲美”,而是觉得跟着美国更保险,但你要说这就是“倒向西方”,又有点冤枉了,他们对美国也不是没保留,对中国也不是没兴趣,只不过更擅长的是左右逢源,两头讨好。 这才是新加坡几十年走下来的底牌:理智、灵活、不给自己挖坑,站队从来不是靠感情做决定,而是看谁给的更多,谁威胁得更少,情怀是奢侈品,安全和发展才是必需品,小国之所以活得不憋屈,就靠一个“识时务”的脑子撑着,你问新加坡华人“你站谁”,很多人会说美国;可你真让他们二选一,他们八成会告诉你:能不选,最好别选。 小国不是没立场,是他们明白选错一次,可能就再没立场,你觉得小国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是聪明还是滑头?欢迎留言说说看法。 参考资料:环球网——江东流:亲美,新加坡的生存之本
有人问新加坡华人:中美要是打起来,你站谁?人家想都没想,脱口而出:美国。 这
寻觅往昔风华
2025-09-22 10:17:56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