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姆·邦迪(Pam Bondi),是美国现任司法部长,被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任命负责监督司法部,进而也成为了特朗普第二任政府里的一位关键的法律人物。 提起帕姆·邦迪,熟悉美国佛罗里达州政坛的人都不陌生——她可不是凭空冒出来的“政治新人”,早在特朗普当选总统前,就已经在佛州司法系统摸爬滚打了十几年。2011年到2019年,她担任佛罗里达州总检察长,那八年里,她办过不少让佛州人印象深刻的案子,比如打击医疗欺诈、整顿处方药滥用,甚至还牵头起诉过几家大型烟草公司,为佛州争取到上亿美元的赔偿。也就是那段时间,她和当时还是地产商的特朗普有了交集——2016年特朗普竞选总统时,邦迪公开为他站台,还在媒体上多次为他辩护,两人的政治默契就是从那时候慢慢建立的。 不过邦迪的政治生涯也不是一帆风顺。2013年,佛州有个慈善组织起诉特朗普基金会,指控其滥用捐款,当时邦迪作为州总检察长,本应牵头调查,可她的办公室却突然终止了调查,这事儿后来被媒体扒出来,还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质疑她和特朗普之间有利益交换,虽说最后没查出实锤,但也让她的“铁面检察官”形象打了个折扣。可即便如此,特朗普还是很信任她,2024年特朗普再次当选总统后,第一时间就提名她担任司法部长,看重的就是她“敢扛事、能护主”的特点——毕竟特朗普任内,司法部常被外界视为“总统的法律武器”,需要一个绝对可靠的人来掌舵。 邦迪上任后,确实没让特朗普失望。她一接手司法部,就把“打击选举舞弊”作为重点工作,还推动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小组,针对2024年大选中的所谓“异常选票”展开调查。要知道,特朗普2020年落选后,就一直喊着“选举舞弊”,这次邦迪的动作,明显是在帮他圆之前的“心结”。但这也引发了民主党和不少法律界人士的批评,他们说邦迪把司法部变成了“特朗普的私人工具”,破坏了美国司法的独立性。有位前联邦法官就公开表示,“邦迪的做法正在摧毁公众对司法系统的信任,这比任何单个案子的对错都更可怕”。 除了选举问题,邦迪在处理特朗普的“旧案”上也很积极。之前特朗普因“封口费案”“佐治亚州选举干预案”被起诉时,邦迪就多次在公开场合为他辩护,说这些起诉是“政治迫害”。她上任后,虽然没有直接撤销这些案子,但却放慢了调查进度,还调整了办案团队,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她是在为特朗普“减压”。这种做法,让司法部内部也出现了分歧,有不少资深检察官选择辞职,理由是“无法在政治压力下公正执法”。 邦迪能在特朗普政府里站稳脚跟,还有个重要原因——她特别懂“特朗普的语言”。特朗普喜欢直来直去,讨厌官僚主义的套话,邦迪汇报工作时,从来都是简明扼要,还会用特朗普喜欢的比喻和俚语,比如把调查对手的案子说成“清理垃圾”,把推动政策说成“干实事”。这种“接地气”的沟通方式,让特朗普觉得和她很投缘,甚至在 cabinet(内阁)会议上,还多次夸她“比之前的司法部长靠谱多了”。 可邦迪的日子也不好过。一方面,她要应对外界对司法独立性的质疑,另一方面,还要平衡司法部内部的矛盾,更要满足特朗普的各种要求。有知情人士透露,邦迪私下里也抱怨过“压力太大”,甚至在一次闭门会议上,因为和特朗普在某个案子的处理上有分歧,还当场红了眼。但抱怨归抱怨,她还是没敢真正违背特朗普的意愿——毕竟她的位置,全靠特朗普的支持,一旦失去信任,随时可能被替换。 说到底,邦迪的崛起和她的行事风格,其实是特朗普时代美国政治极化的一个缩影。她既是特朗普的“忠臣”,也是被争议包裹的“政治符号”,她的每一个决策,都牵动着美国司法和政治的神经。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白宫对华战略全盘崩溃!美媒曝特朗普拜登集体误判中国压根不想取代美国美国外交
【4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