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长贝森特面对镜头表示:中国是现代世界历史上没见过的国家,中国很独特!表明美

山河又月明 2025-09-21 20:51:04

美国财长贝森特面对镜头表示:中国是现代世界历史上没见过的国家,中国很独特!表明美国对付中国很吃力没有更好办法! 美国财长贝森特说中国是现代世界历史上没见过的国家,这话确实没说错。毕竟在过去几十年里,美国对付对手的套路向来简单直接,要么像对苏联那样用军备竞赛拖垮经济,要么像对日本那样用贸易协议掐住经济命脉。可中国偏偏练成了经济和军事两条腿走路的硬功夫,让美国那些惯用的招数都失了效。 先看经济这块,美国 2018 年抡起关税大棒的时候,估计没少琢磨着中国出口会应声下跌。结果呢?2024 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反倒达到了 6882.8 亿美元,是 1979 年建交时的 275 倍。中国对美国出口占当年出口总额的 14.7%,而美国出口的大豆有 51.7%、棉花有 29.7% 都销往中国,这就好比美国挥拳打过来,结果拳头砸在了棉花上,自己还震得手疼。 更让美国挠头的是中国的全产业链优势,就拿 2020 年疫情来说,口罩成了硬通货,中国从聚丙烯原料到熔喷布再到口罩机,整个链条环环相扣。中国石油一周内就研发出熔喷专用料,燕山石化 600 多名员工 12 昼夜连续奋战建成熔喷布生产线,航空工业集团连口罩机都能造,短短一个月就实现日产能过亿只。 这种从螺丝钉到核心设备都能自己造的本事,让美国的关税大棒打在身上就像隔靴搔痒。现在全球光伏组件产量里中国占了 84.6%,518.1GW 的年产量让美国想在新能源领域卡脖子都找不到下嘴的地方。 再看军事方面,美国习惯了用军事威慑施压,可中国军费开支占 GDP 的比例常年保持在 1.23% 左右,2023 年军费 2960 亿美元,只相当于全球军费的 12%,却干出了不少让美国忌惮的成绩。辽宁舰、山东舰之后,福建舰已经在开展系泊试验,电磁弹射技术直接跳过了美国的蒸汽弹射阶段。 歼 - 20 隐身战机用上了国产发动机,再也不用看别人脸色。东风系列导弹更是成了区域拒止的利器,尤其是能打移动航母的东风 - 21D,让美国航母在西太平洋不敢再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基地,现在都得掂量掂量自己是不是在导弹射程之内。 这种军事发展速度,既没像苏联那样拖累经济,又实实在在提升了国防实力,让美国想搞军事威慑都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 过去美国对付苏联,靠的是军备竞赛拖垮对方经济,可苏联经济结构单一,石油价格一跌就扛不住了。对付日本呢,一纸广场协议就让日元升值,出口受挫。 但中国不一样,经济上既有庞大的内需市场,又有完整的工业体系,41 个工业大类、207 个工业中类、666 个工业小类的完整体系,让美国想卡脖子都难。 军事上走的是防御性国防政策,不搞全球扩张,军费开支控制得恰到好处,既保证了国防需要,又没影响经济发展。 美国想在经济上孤立中国,结果中国和东盟的贸易额连年增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不断深化。想在军事上围堵中国,结果发现中国在家门口的防御体系越来越完善,区域拒止能力越来越强。 中国企业的韧性也让美国头疼。华为被制裁后,不仅没倒下,反而推出了鸿蒙系统,海思芯片不断升级。中芯国际的芯片制造技术稳步提升,虽然和最先进水平还有差距,但已经能满足大部分民用需求。 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的全球销量持续增长,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领先全球。这些企业就像穿了防弹衣,美国的制裁大棒打过来,顶多留下几个白印,根本伤不了筋骨。 反观美国自己,想把产业链从中国迁走,结果发现离开中国的供应链,很多产品要么造不出来,要么成本飙升。美国超市里的日用品、电子产品,还是离不开中国制造。 这种经济和军事的双重稳健发展,让美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想打贸易战,中国出口韧性十足;想搞军事威慑,中国国防实力稳步提升。 想卡技术脖子,中国自主研发能力不断增强;想拉拢盟友围堵,中国的伙伴关系越做越大。贝森特说中国很独特,其实就是这种双重优势让美国找不到有效的应对办法。过去美国对付对手总能找到短板下手,可中国这条船的两个桨都很结实,这边划不动,那边也推不动,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稳步前进。 这种无力感,恐怕就是美国最挠头的地方。毕竟在现代世界历史上,还真没见过像中国这样,既能把经济搞得有声有色,又能把国防建设得扎扎实实的国家,美国工具箱里的那些老办法,这次是真的不够用了。

0 阅读:249
山河又月明

山河又月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