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大将军曹爽生活腐化堕落,一日,他竟然趁酒劲私自入宫,当着8岁小皇帝曹芳的面,从已逝魏明帝曹叡的侍妾中挑选满意者据为己有,他还按皇宫惯例,每晚翻牌子,虽不是皇帝,在享受方面却胜过皇帝。 三国曹魏正始年间,大将军曹爽的权势达到顶峰。作为魏明帝曹叡的托孤大臣,他本应辅佐幼帝曹芳稳固江山,却因骄奢淫逸和腐败无能,最终落得身死族灭的下场。 曹爽是大司马曹真的长子,曹操的族孙。他自幼出入宫廷,与魏明帝曹叡交情深厚。明帝临终前,将八岁的曹芳托付给他和司马懿,授予他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等最高权力。 起初,曹爽还算谨慎,遇事常与司马懿商议。但很快,他听从亲信丁谧的建议,表面上尊司马懿为太傅,实际上夺了他的兵权。 曹爽将弟弟曹羲任命为中领军,曹训为武卫将军,掌控京师禁军。又起用何晏、邓飏、李胜等人,委以尚书、河南尹等要职,垄断朝政大权。 大权在握后,曹爽迅速腐化堕落。他“饮食车服,拟于乘舆”,生活奢侈程度堪比皇帝,家中珍玩堆积如山。 更过分的是,他私自占有魏明帝的才人七八人,以及将吏、技师、良家子女共三十三人,全部充入自家府邸。他还擅自调用太乐的乐器和武库的兵器,修建华丽的窟室,与亲信在其中饮酒作乐。 曹爽的党羽也趁机作恶,何晏等人侵占洛阳、野王地区的官田数百顷作为私产,窃取官物,向州郡索要贿赂。正直的大臣如卢毓、傅嘏等,因为政见不合被罢免。 弟弟曹羲看不下去,多次含泪劝谏,甚至写了三篇文章陈述骄奢必然招致祸败的道理。大司农桓范也提醒他,兄弟不宜同时离开洛阳,以免给敌人可乘之机。曹爽对这些忠言全都置之不理。 正始五年,曹爽为了树立威信,不听司马懿劝阻,执意发动伐蜀之役。他亲率六七万大军从骆谷入蜀,结果补给困难,牛马死伤无数,民夫哭声震天。 蜀汉大将军费祎抢先占据险要地形,魏军进退两难。撤退时遭到追击,损失惨重。这场战争不仅劳而无功,还严重消耗了曹魏的国力。 正始八年,曹爽将郭太后迁往永宁宫软禁,进一步独断专行。这让司马懿有了联络其他不满大臣的机会。 司马懿装病在家,静待时机。曹爽派即将赴任荆州刺史的李胜去探望。司马懿演技精湛,喝粥时故意洒了一身,说话颠三倒四,成功骗过李胜。李胜回报说司马懿已经病入膏肓,曹爽彻底放松了警惕。 嘉平元年正月,曹爽兄弟陪同小皇帝前往高平陵祭拜魏明帝。司马懿抓住京城防务空虚的机会发动政变,控制洛阳,并以郭太后的名义罗列曹爽种种罪状。 桓范冒死逃出洛阳,建议曹爽挟天子前往许昌,号召天下兵马勤王。然而优柔寡断的曹爽选择了投降,天真地相信司马懿的承诺。 投降后不久,曹爽兄弟及其党羽何晏、邓飏、丁谧等人全部被以谋反罪诛灭三族。曹魏宗室力量遭到毁灭性打击,司马氏从此独掌朝政。 信源: 原始正史——《三国志》
魏国大将军曹爽生活腐化堕落,一日,他竟然趁酒劲私自入宫,当着8岁小皇帝曹芳的面,
小史善始善终
2025-09-20 14:46:2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