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是否存在王骀此人呢? 鲁国有个被砍去脚趾之人,名为王骀,跟从他学习的人数

国学文化鉴 2025-09-19 10:40:11

历史上是否存在王骀此人呢? 鲁国有个被砍去脚趾之人,名为王骀,跟从他学习的人数量与孔子的弟子不相上下。常季向孔子问道:“王骀是个被砍去脚趾的人,可跟从他学习的人与先生的弟子平分了鲁国的学子。他站着不施教,坐着不议论,跟他学习的人空虚而来,满载而归。难道真有不用言语的教导,能让学生在心中有所领悟的情况吗?这究竟是怎样的人呢?” 孔子说:“王骀是位圣人,我只是落在后面还没去拜访他罢了!我都打算把他当作老师,何况不如我的人呢!何止鲁国,我要引领天下人都跟从他学习。” 常季说:“他是个被砍去脚趾的人,却能超越先生,普通人与他相比,差距就更大了。像他这样的人,他运用心智,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呢?” 孔子说:“死和生是人生大事,却不能使他的心境改变;即便天塌地陷,也不会让他有所遗失;他洞察事物本真,不随外物变迁,主宰万物变化而坚守根本。” 常季问:“这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从差异的角度看,肝和胆就像楚国和越国般遥远;从相同的角度看,万物皆为一体。像王骀这样的人,不执着于耳目所适宜之事,让心神畅游于道德的和谐之境。他视万物为一体,不见所失,看待失去脚如同丢弃泥土。” 常季说:“他修养自身,以智慧体悟内心,以内心体悟本性。众人为何如此尊崇他呢?” 孔子说:“人不照流动的水而照静止的水。唯有静止之水,能让众人来映照。树木生于地,唯有松柏端正,冬夏常青;受命于天,唯有尧、舜端正,处于万物之首。若能使自身生命端正生长,就能引导众生端正。保持初始征兆,不惧最终结果,勇敢之人能冲入千军万马。为求名声而自我约束之人尚且如此,何况主宰天地、包容万物、视身体为寄托、视耳目为表象、统一所知且内心不死之人呢!他会择机达到至高境界,人们自然会跟从他。他怎会把外物当回事呢!” 鲁国有个被砍去脚趾的人叫王骀,跟从他学习的人跟孔子的弟子数量相当。 常季问孔子:“王骀是个被砍去脚趾的人,跟从他学习的人却和先生的弟子一样多。他站着不教导,坐着不议论,跟他学习的人空虚而来,充实而归。难道真有不用言语的教导,能让学生在心里领悟的吗?这是怎样的人呢?” 孔子说:“王骀是圣人,我只是落后还没去拜访他!我要把他当作老师,何况不如我的人呢!何止鲁国,我要引导天下人跟从他。” 常季说:“他是被砍去脚趾的人,却能超过先生,普通人与他相比,差距更远。像他这样,运用心智有何特别呢?” 孔子说:“死和生是大事,却不能改变他;即便天地崩塌,他也不会遗失。他认清本质,不随物变,主宰变化而守根本。” 常季问:“这什么意思?” 孔子说:“从不同看,肝胆如楚越;从相同看,万物为一体。像他这样,不顾耳目喜好,让心神游于道德和谐。视万物一体,不见所失,失脚如丢土。” 常季说:“他修养自己,以智悟心,以心悟本性。众人为何尊崇他?” 孔子说:“人不照流水而照止水。唯有静止能使众物静止。树木受命于地,松柏端正,冬夏常青;人受命于天,尧、舜端正,处万物之首。若能端正自身,就能端正众生。保持初心,不惧结果,勇士能冲入敌军。为求名声自我约束之人尚且如此,何况主宰天地、包容万物、视身体为寄、视耳目为象、统一所知且内心不死之人呢!他会择机登至高处,人们会跟从他。他怎会在意外物呢!”

0 阅读:1
国学文化鉴

国学文化鉴

感谢大家的关注